金融风险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如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按地域划分为国内风险和国际风险;但最常用的是按照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以上是关于金融机构和经济实体所存在的流动性风险。
除了这些风险外,对于任何投资工具而言,也存在流动性风险。那么 ,什么是投资流动性风险呢?投资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需要卖出所投资的投资物时,面临的变现困难和不能在适当或期望的价格上变现的风险。
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 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指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的风险。
4.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汇率的变化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的不利影响。汇率风险主要有四种:一是买卖风险,即外汇买卖后所持头寸在汇率变动时出现损失的可能性,二是交易结算风险,即以外币约定交易时发生的风险;三是评价风险,即会计处理中因货币换算时所使用的汇率不同而承担的风险;四是存货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的库存资产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
5.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又称运作风险 指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此外,金融风险还有法律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环境风险、政策风险等。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因法律方面的问题而引致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又称购买力风险,指通货膨胀能使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效益下降,或使其筹资成本提高。通货膨胀造成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即通常所讲的“货币贬值”,最终会使人们持有的货币的实际余额下降。环境风险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面临的自然的、政治的和社会的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政策风险指因国家政策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