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也称货币存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货币供应量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着的现金。这类货币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最为活跃。
Ml即狭义货币,实际上就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这类货币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随时可以用来进行支付。
M2即广义货币,是指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一般说来,由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都不能随时支付,所以流动性稍微差一些。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
M0=流通中的现金
Ml=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它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M0数值高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货币投放的渠道有两类: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这两类的投放增长越快,M2的增速越大。
我们一般可以通过Ml和M2的增长率变化来揭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具体来说,货币供应量对股票等投资市场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关系
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规律。我们首先从M1的低点周期性进行考察:M1从1995年年末至2009年5月,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跌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1998年6月的8.7%、2002年1月的9.5%、2005年3月的9.9%和2009年1月的6.68%。巧合的是,5次中无一例外股市出现了大涨行情。5个时点的间隔也较为有趣,跨度分别是29个月、43个月、38个月和46个月。从M1的低点和股市低点之间这样的规律性判断,那么2008年10月的1664点就是熊市的最低点。
高点周期考察:M1自1995年年末至2009年5月,有4次同比增幅超过20%,同时股市都出现了向下的拐点,这4次分别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20.24%和2007年8月的22.8%。4个时间点的间隔分别是41个月、45个月和41个月,也非常有规律。
从近15年M1同比增长率走势可以看出,M1增速呈现3~4年的周期波动,并且周期的波峰与波谷都较为稳定。
二、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与股市涨跌关系
1998年1月以来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可以看成是“流动性泛滥指标”,与股市基本同向变动。
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1)M1增幅>M2增幅,即M1-M2为正值时:股市多向好。
当M1增长速度较M2增速为高时,反映出个人或企业倾向把资金投放于股市、楼市,而企业也加大投资金额。这时因入市资金多了,自然有利股市向上。
(2)M1大幅回落:股市多下跌。
当M1增速大幅落后于M2时,投资者需小心:这或是见顶的先兆。配合市况而言,当M1不断地大幅回落,大市则有机会进入熊市。
如2007年8月份后M1增幅反复下挫,沪指于10月16日创下6124点的高位后急速下跌。
(3)M2增幅>M1增幅,即M1-M2为负值时:熊市多见底。
当M2不断上升,且其增幅大幅抛离M1之时,熊市有机会见底,此时若配合M1增速重拾升轨,熊市便正式见底回升。
(4)M1回升:股市多回升。
2006年年初,M2的增幅逾19%,而M1的增幅只是逾10%,其后,M1的增速急速上升,反映出资金进入股市,A股也由2006年的千余点水平急涨至2007年年末的6000点。
从21世纪前10年的历史看,每当M1比M2低时,尤其是两者差距超过5个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新的牛市将会拉开序幕;而当M1比M2高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会结束,熊市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