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间,作为山西人颇有点抬不起头。 煤炭“熊”市,求人买煤,送到地点也不敢言钱,只交代一下,有了钱再给。人均GDP曾排在全国倒数第一。 经济不行又搞假酒,大过年的,毒死百余人。朋友们开玩笑说,还晋商呢,贫穷落后,连诚信也不讲了..
这两年,腰杆硬多了,假货遍地开花,安徽的奶粉还害死了孩子,山西人造假小菜一碟。 更重要的是,煤吃香了,山西人成了大爷,价格一路上扬。 “煤的王国”山西,经济自然就上去了。 煤的“牛”市造就了不少超级富豪。 据朋友告诉我,一吨煤的各种成本(包括生产及贿赂干部等)也就百十元,但价格卖到300元,还要靠咱山西大爷给面子。 当年承包了煤矿的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致富,一天的净利润就有20万。
但我依然乐观不起来。 年前去山西,车快开到大同时,远见煤都大同仿佛被一团雾包起来。 那雾是粉尘污染。 走进大同,地面上净是煤粉,连云岗石窟的佛祖也不能免俗。顺着大运公路走下去,太原是有名的不适于人类居住之地,从昔日的金融中心晋中到粮仓晋南一带,已成为炼焦基地,那污染不用我说。 长治、晋城一带不用去了,靠煤炭支撑经济的地方,环境强不了多少。 这是表面上看得见的,地下许多地方被挖煤掏空,地面塌陷时有发生,且在扩大化,连修高速公路都要多花不少钱。 这样下去。 晋商的子孙岂不又要泪别大槐树,唱着“走西口"流落四方了吗?
山西生态环境的恶化追究起来是那些只管挖煤赚钱、 不管环境保护的煤矿业主,但其根子在各级政府身上。 孩子变坏在于家长失于管教,这是“养不教,父之过”。企业破坏环境在于政府失职,这可以称为“企业错,官之过”。 作为企业,谋求利润最大化是本性,在没有严格的约束时,不顾环境破坏是它降低成本的本能行为。 企业生产引起的环境破坏称为 “负外部性” 。 依靠价格调节的市场机制是无法解决这种负外部性问题的,这在经济学上已有定论。
负外部性也并不是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外已有成熟的经验。 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交给政府,由政府用立法、行政或经济方法来解决。 最简单的方法是向污染企业征收税收,政府用这笔钱去治理污染,这种做法最早由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故称为庇古税。 对污染企业还可以依法进行惩罚,甚至罚得他们倾家荡产。 这些道理不深,做起来也不难,既没有知难行易,也没有知易行难,为什么山西的污染却长期得不到解决呢?
我看首先在认识上。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确是存在矛盾的,要挖煤、炼焦、发电,污染难以避免。 我们不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不发展经济了,但也绝不能像山西这样以如此大的污染为代价来实现仅仅是脱贫的发展。 现在坚持为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的官员几乎没有,但为发展生产而破坏环境者却大有人在。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生产和环境的平衡。 实现这种平衡,当前应该强调的是保护环境。
“轻环境、重生产” 亦有其制度根源。一来考核干部,GDP 是硬指标,环境是软指标。 因为经济不好,升不上去的干部不少,因为环境破坏而受处分的干部几乎没有。 官员会以GDP增长率为骄傲,很少有为坏境破坏而自愧的。 发展是硬道理,缺了“全面协调”四个字,好经就念歪了。 二来环境影响要在长期发展中显现,而现在是只要GDP 增加了,哪管以后子孙的事?经济学家说,制度决定人的行为,在环境保护这个问题上同样正确。制度的引导正确了,观念改变了,山西的问题并不难解决。 向那些致富的矿主开征庇古税,政府专门用于治理污染就可以。
市场经济中,市场做不到的,政府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否则就是政府失职。 这道理有普遍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