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央银行:两次出任总裁,都是他人附庸

2019-12-1617:17:36国民党中央银行:两次出任总裁,都是他人附庸已关闭评论

俞鸿钧是两度出任中央银行总裁的人物。

他第一次出任总裁是1945年6月至1946年3月,第二次是1948年5月至同年12月。虽然两次时间都不长,但国民党高级官员,下台后又能回任原职,终归是少见的。

俞鸿钧是广东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在上海市政府吴铁城市长任内, 由简任秘书提升为秘书长。 八一三沪战爆发后,江湾市政府被日军侵占,吴铁城随国民党中央政府退往重庆,俞鸿钧以代市长名义在上海租界内留守,直至抗日战争继续扩大,租界内不能安身,他才撤往香港。随后,孔祥熙延聘他为中央信托局常务理事,和孔大公子孔令侃共同主持香港中央信托局日常事务。太平洋战争发生前夕,俞鸿钧退居重庆,出任财政部政务次长。

俞鸿钧在财金界是由孔祥熙提拔起来,并由孔推荐给蒋介石的。

有"哈哈孔"之称的孔祥熙看重俞鸿钧,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金融理财才学,而是因为他善于“紧跟",在中央信托局时,他虽然年纪一大把了,却唯孔大公子马首是瞻,对他言听计从,“辅佐”有加;另外,他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与孔祥熙是“同教”之人。 俞鸿钧来到重庆后,为人谨慎,忠于职守,生活简朴。在重庆时,手下人到他家,常常看见他的太太正在自己洗衣服。这时重庆生活虽然比较艰苦,但一个部长的太太亲自洗衣服,却是很少见的。这件事传出后,加上他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更得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信任和欢心。

可是,宋子文却始终看不惯他,两人“合不来”,一方面是宋孔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宋子文一直认为做秘书出身的他对财政金融不很熟习。在第一任中央银行总裁时期,俞鸿钧没有什么建树,也没有长远计划和打算,只是紧靠着孔祥熙,萧规曹随而已.

然而,经过几年的磨炼,这一次俞鸿钧来中央银行出任总裁却和第一次不同,他对财政金融工作是比较熟悉了,各局处负责人也多数是过去老同事,可以说驾轻就熟。 但是,天不佑人的是总的形势却又与以往大不一样了,国民党政府由优势转为劣势,迅速走向下坡,东北和华北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经济上法币加速贬值,物价飞涨,人民对内战更加怨恨,反内战反饥饿呼声遍及全国,蒋介石明知大势已去,但仍图作最后挣扎。在这种情况下,俞鸿钧第二次出任总裁,自己也知道日子是不好过的。因此,第二次出任总裁,俞鸿钧没有举行就职仪式,只是在财政部长官邸,原总税务司住宅,邀请中央银行各局处负责人二三十人,举行一次便餐,大家见见面就算到职了。在这次便宴中,大家都很随便,但空气是阴沉的,饭后在花园散步,三三两两闲谈,在大家的眼中,经济上是没有办法的,法币已到了崩溃边缘,前途是一片紧张和混乱。

在上任之后,俞鸿钧也没有什么“大干一场”的准备。因为,上任之前,蒋介石调翁文灏任行政院长时,就对翁文灏说过:“军事完全由我自己主持,与行政院无关。财政方面,应以财政部为中心,中央银行帮同处理.同心协力来挽救十分艰难的局面。 ”

因为中央银行是一个帮忙的角色。由此,俞鸿钧第二任又开始后,他的使命是“第二次做附庸”。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