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第一任总经理李经楚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的侄儿, 尽管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也是通商银行的董事,但是,偌大的李氏家族真正“最会理财”的还是算李经楚。他上任后,马上利用自己的官场背景,纵横捭阖进行扩充,四处建立分行,由此北京的交通银行称为总行,总行内又设总管理处,不到两年,全国就建立了23个分支机构。
清末政治腐败,官场也是十分黑暗。李经楚等人上任后,假公济私,充分利用交通银行大捞油水。 李经楚和沪行总办李云书套用交通银行大量资金,经营他们自己的私人企业。
李经楚因为家族开有义善源票号被陈璧选中为交通银 行第一任总经理。他担任总经理之后处处不忘自家的义善源票号。
义善源票号是一家银号, 是李家与苏州洞庭东山的一位叫席志前的人合伙开设的。席志前曾任上海信义洋行账房。义善源在上海挂两块招牌,一为义善源银号,一为义善源钱庄。李经楚兼任总司理,大展理财之能,使得义善源票号有支号24家,遍布全国。与它来往关系密切的钱庄有36家。其中,源丰润钱庄是它的大户。后来,1910年义善源票号受源丰润钱庄倒闭的影响祸及自己,并且连累了这位“最会理财”的李总经理!源丰润钱庄的倒闭,源自于1910年6月的“橡胶股票风潮”。
1908年,一个不知姓名的外国人在上海设立一家橡胶股票公司,发行橡胶股票。他大登广告,宣传橡胶如何如何地赚钱。这时候,许多中国商人连橡胶是什么都不知道,一听到他说橡皮这么赚钱,纷纷被他蒙蔽,竞相购买他的股票,一时之间,这个骗子的橡胶股票比银子还值钱,许多公司到上海购买,每股股票的价格上升10多倍;钱庄也纷纷看好它,甚至认为这个股票比现银还增值,争着收购和蓄积.可是,二年之后,1910年7月,这个外国人说自己要回趟国去。结果一去不返,人们按照他临走前留下的地址发电报询问,却什么音讯都没有。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上当受骗了,“橡胶股票”马上成为废纸, 那些原来想发财的商人纷纷破产,钱庄也因为购买和收购“橡胶皮股票”受尽损失,有的买得多的马上大受影响,兑现不出,终于演变成大风潮。
上海源丰润银号,是富商严义彬独家开办的,规模很大,本来信用很好,分号在各省城和商埠有17家。但是,这次风潮一起,银根日紧,一日比一日难以维持,尽管上海道台蔡乃煌给军机处、外务部、度支部、农工商部、两江总督及江苏巡抚连打密电求救,但是到9月6日,终于支持不住,轰然倒闭,引起全市震动。 它一共亏公私款项2000多万两。
受源丰润破产的影响,义善源票号的资金运转也出现困难。李经楚身为交通银行总经理,以权谋私,一遇到义善源票号资金周转不来,就大笔一挥:划XX万与义善源。他自以为自己是交通银行头号人物,无人能管。即使有胆大的,一揭发“李总经理"自己就可能先被“放倒",正是这种“麻痹”心态终于酿出了事端,导致李经楚臭名远扬。
1911年1月,陈璧辞去邮传部尚书,盛宣怀接任。盛宣怀虽然只有一个通商银行,但一上任就想一手揽交通银行大权。作为一个办银行的祖师爷,他自然知道“撩倒”李经楚的死穴。第一天上任,第二天就秘密下令在交通银行查帐。 结果发现义善源欠交通银行押款银 2308300两、往来银564300两。 于是,他下令叫义善源交回借款。
此时义善源票号已到山穷水尽之地,哪里能够拿出这么多银两还欠?左凑右凑,最后还是以1400万两的负债而破产。李经楚不走人,盛宣怀就难以独霸交通银行,于是,他又下令押追义善源的财产。
义善源倒闭,悬欠交通银行巨款,李经楚只好将苏浙各地支号典当,用田契抵偿,并吩嘱各处经理赶速清理,尽快归还交通银行欠款,以保住自己在交通银行的地位。但是,各处经理把全部家当典当卖出,还不够。李经楚只好将家中首饰拿出来抵补。 为此,交行特设 旧帐清理处。
但是,这并不能挽救他在交通银行的地位,在盛宣怀的压力下,李经楚引咎辞职。
李经楚辞职后,两江总督张人骏指派专员清理义善源票号的积欠。这时,掌握邮传部尚书实权的盛宣怀借机对交通银行施加压力,散播流言蜚语。 此时已有人为李经楚打抱不平了。
6月8日<申报》载:
其谣言所由来,闻实起于管理交通银行某大臣。 某自到部以来,不惟无将交通银行整顿之心,且每对人言,交通银行靠不住,甚至将邮传部所存交通银行之款全数提交自己所开设之中国通商银行。
此时,虽然李鸿章已死多年,但他生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起作用了。在清理过程中,清理官员处处对李经楚进行偏袒,称李“综理船、路、邮,电四政,倍极殷繁”,并且“大义灭亲"设法处理了义善源的押品和财产,还及时归还了交通银行一部分欠款,交通银行因 此未垮台,因此,功劳还是有的.由此对李经楚免予处分,调往他位。
李经楚下台后,清宣统3年3月,邮传部任命协理周克昌为交通银行总经理。
周克昌,山西平定人,可以说有着善于理财的血液,但是,他做了总经理,却并不是盛宣怀的人,相反,他与李经楚的关系更使得盛氏不满,很快他在交通银行处处受胁,施展不开,做总经理没几个月后,就接连写了几封辞职信。
这正是盛宣怀求之不得的事情。9月26日,邮传部照准周克昌辞职,派交通银行总办兼经理袁直牧暂时代理。11月,邮传部“查交行印铸局局长陆宗舆才大心细,理财巨擘”,堪以派充交通银行总经理,于是,盛宣怀任命陆宗舆出任交通银行总经理。
八九年后,陆宗舆这位“理财巨擘”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大演了一场“卖国”丑剧,把青岛和国家主权都以“理财”的方式“卖”于外国列强,最后引发浩大的五四运动,最终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卖国贼,并以此替代“银行家”的美名而铭刻在史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