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银行创建之谜

2019-12-1612:49:58金城银行创建之谜已关闭评论

金城银行于 1917年成立, 是我国组建最早的大银行之一, 金城之名出自“采金城汤池,永久坚固”之意。金城银行成立之时,设在天津法租界七号路43号。 董事会由王 郅隆为董事长,倪道杰、徐树铮、曲卓新、任风苞、倪道煦、段永彬等为董事,胡笔江、郭善堂为监察人,周作民为总经理。

金城银行的创建,总经理周作民功不可没。

周作民是江苏淮安人。 父亲周佩香是前清举人,但是他没有去做官,只是在乡里开馆教书,周家因此也贫困潦倒。 周作民原名叫周维新,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维新变法失败后,他恐怕有“维新变革”的嫌疑,被大清政府不分清红皂白捉去,改名为作民。

周作民小时候随父读书,打下了古文的基础。18岁时,他从淮安转到无锡谈氏所办的东文学堂就读, 成为后来著名的甲骨文专家罗振玉的门生。三年后,东文学堂主办人谈觐孙病逝,学堂停办,罗振玉应广东公学约请,前往广东讲学。罗振玉到广东后,因喜爱周作民聪颖有才,写信叫他赴广州就学,可是,周作民却因家贫不仅学费没有,而且连路费也掏不出来,没有去成。第二年秋,同乡王仲书听说此事,坪然心动,亲自来到周家,问明情况后,对周佩香说:“让孩子去读书吧,路费我来掏。”

王仲书是后来北洋政府财政部库藏司司长王毓霖的父亲,他的这番义举使得周作民终于 得以成行。

在广东读书期间,他的学费全都由罗振玉资助,膳宿书籍等费用,他则自己在夜间誉写讲义赚得报酬,因此,他虽说是读书,却比别人艰苦许多。

1906年,周作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广东官费赴日留学名额,可由于他不是广东籍,这几乎被取消资格。但是,他成缋优异,罗振玉便向广东臬台、兼主留日考试官周善培请求。结果,周善培一看罗振玉出面相求,考生又是姓周,五百年前是一家,于是,大笔一挥同意破格录取。

周作民抵达目本后,考人京郡第三高等学校。在日本两年多,他因为没有路费中间从没回过国,寒暑假都坚持学习。后来,清政府财政困难,广东官府不顾学生死活,突然宣布官费停发,结果,周作民只好没毕业就回国。

1908年秋,周作民为了谋生,经同学介绍,在南京法政学堂做翻译工作,每月薪金24元。在这一时期,他研究财政,学习经济学,并且得到学堂日籍教习的很大帮助。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日籍教习回国,学堂停课,周作民也返回老家淮安,经同学谈谊孙介绍,与杭县何如珍结婚。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帝退位,各省县纷纷设立临时司法机构。

周作民担任了淮安县临时法庭法官,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又跑到南京,在财政部担任库藏司科长。袁世凯上台后,临时政府北迁,周作民也随着财政部来到了北京。

1913年,熊希岭以国务总理身份兼任财政总长,任命周作民为库藏司司长。周作民做上了司长,大权在握,因财政事务与银行业务息息相关,他与交通银行关系密切。1915年周学熙出任财政总长,周作民打算蝉联库藏司司长,于是写信托乡人直隶省东光县知事王其康向总长打探消息,但是,王其康却没有给他答复。人事变动在即,周作民只好急匆匆前去东光访王。谁知一下车,却得知王其康已先一日赴东光北乡勘查蝗灾去了。周作民这才知道王其康对他是避而不见,懊恼之余,恍然大悟:周总长已另有人选。当晚返回北京后,周作民向周学熙上呈了辞职。

5月,周作民就职交通银行总行,任稽核课主任,不久又兼国库课主任。

这时交通银行总行,在总理、协理下,设有五课,即所谓“五总”。五课主任除周作民外,其余为文书课主任陈福颐,会计课兼钞券课主任谢霖,总行的一切事务,都由这三位主任具体执行。

这时北洋政府的政策法令,不能下达各省,财政税收都由各省自行支配,在军阀割据局面中,国家银行要想在各省设立分支机构,必须事先进仃疏通商洽,否则是不会允许设立的。交通银行为了扩展业务,准备在长江下游的安徽芜湖开设分行,发展皖南茶叶贷款与押汇业务。 可是,安徽省督军的倪嗣冲蛮横跋扈,交通银行几次派人与安徽进行洽商,都被他一口拒绝。

为了达到设行的目的, 非选派得力人员去洽商不可。一日晚上,交通银行高级职员在协理任凤苞家中会宴。交通银行总理梁士诒也来参加了。宴会结束后,大家又一起打麻将。

在休息时,梁士诒与周作民谈到芜湖设立分行的事情,说:“我拟派你前往进行洽商,如何?”

在旁的协理任凤苞也力促其行,说道:“周课长一去,比别人要好。”

周作民见总理、协理出面,当即表示愿意前往。

第二天,梁士诒吩嘱北京分行经理胡笔江开支票两万元,由中国银行汇往蚌埠,作为周作民的交际费用。

周作民知道倪嗣冲这个土皇帝不好打交道,不得不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先请梁士诒亲自正式写信给倪闹冲介绍开办银行的事,然后,请安福系的徐树铮私人函介倪嗣冲与他的亲信王郅隆、倪的女婿王普。这时,王郅隆正好因办理安武军后路局事务在天津,周作民得到消息,马上请徐树铮就近介绍。安武军后路局督办王郅隆,原来是商人,现虽然“从”了军,但是本性不好,仍然热衷于做买卖,一边做官,一边做着粮食、木材、盐务、军粮、军装等生意。 他与皖系军阀关系很“铁",为他们策划筹款谋利,深得倪嗣冲的信赖。 倪嗣冲忙于带兵做官,在财务上无暇自顾,因此在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上与王合作,并由他全权处理,因此王郅隆手上拥有倪嗣沖克扣军饷,贪污暴敛掠来的大量财富和盘剥营私得来的大量资金.

周作民和他认识之后,一同前往蚌埠,先与王普晤面。

王普时任皖北镇守使,是倪嗣冲在军事上的左右手。在二王的介绍下,周作民终于得以和倪嗣冲相见了。

周作民见倪嗣冲后,详详细细地说明了交通银行设立分行的计划,说道:“贷款发展皖南茶叶,将来可使皖省税收增加。”

他这一谈话,说得倪嗣冲很为动心,从来不轻易留人吃饭的倪督军最后说道:“先生别走,今晚设宴招待.”

宴罢,周作民又陪倪嗣冲打麻将,周作民故意输了五千多元。事后,他开中国银行支票拨付。

倪嗣冲见周作民举止豪迈,在晤谈中又见他对金融、财政、实业等都说得头头是道,倪嗣冲心中暗加赞许。

第二日,倪嗣冲对王郅隆说:“周作民这个人很有才干,将来在中国金融界中会有他的地位。”

结果,周作民在蚌埠周旋了二十多日,二王在倪嗣冲面前又揄扬又吹嘘,周本人又与倪督军多次晤谈,并且天天陪他打麻将消遣,但是,他却对交通银行准备在芜湖设立分行事,只字不提,这更是乐得每日牌桌上都有进账的倪督军高兴得不得了。

最后在临行前夕,周作民向倪嗣冲辞行,他谈到了交通银行办理茶叶贷款并做押汇业务,拟在芜湖设立分行,就近办理的事,说:“请督军多加支持!"

倪嗣冲没加考虑就慨然允诺:“好!好!不过我希望你能亲自来皖省经办此事。”

然后,他函复交通银行总理梁士诒。

周作民回京复命,梁士诒深感满意,于是派周作民为芜湖分行经理,总行的职务不变。

周作民再次来到安徽,马上着手筹备设立芜湖分行。为了与倪嗣冲的各路人物接近,他又申请总行在倪的办公所在地蚌埠设行,以密切与他的联系。 两行设立后,不到三个月,安徽全省的财政收人款全都存入了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成了代理皖省金库的机关。

周作民在皖省办理交通银行,与王郅隆的交谊日深。

周作民在筹办芜湖交通银行分行时, 对王郅隆陈说过设立银行的重要性,并且说:“工商业家举办各项企业,必须有自己的金融机构,吸收社会上广大闲散资金,提供自己的工商企业周转使用,方能扩展运用自如。”王、倪拥有许多工商企业,听了之后非常赞许。 这时,王、倪二人为了大量增殖,虽有合办的裕庆公银号,但更希望办一个较大的银行,但是却苦于无适当人选。现在周作民的大力怂恿下,他们便说:

“我们能不能进行合作?”

对于周作民来说, 这些年在银行里混, 看到它存进取出银钱滚滚而来,也早就打算将来凭借自己的力量筹办一个银行,进可以攻,遇到机缘,未尝不可以做到如财政总长等类的显要位置, 而退可以守, 即在官场变化,必须下台时,仍可回到自己的银行。如果搞得顺利,也可以借此金融力量为核心,进一步控制和发展其他各项企业以获取厚利。于是,他回答说:“在财政部所受挫折,对于做官有着切身的感受,做官全是'五日京兆',属于官办的交通银行,也会受官场多变的影响,其职位也非长久之计。 合办个银行当然好。”

这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经济势力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有所繁荣,这对银行发展有利,而北洋政府在财政上的竭蹶,更需依赖银行在资金上接济。 王郅隆见周作民答应了,马上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而关键人物倪嗣冲则早就想在经济上、政治上有所成就,听到周作民答应合办银行,高兴得不得了,一个劲地直夸他:

“周作民审时度势,大有作为呀!”

最后, 倪嗣冲以儿子倪道杰为代表与王郅隆共同出面, 拉拢军阀官僚,如陆军次长徐树铮、财政次长兼天津造币厂监督吴鼎昌,陆军部经理司司长陈国栋,山东省财政厅长曲卓新,长芦盐运使段永彬等,与交通银行高级人员胡筠、任凤苞,周作民,以及裕庆公银号经理郭善堂,共为金城银行发起人。其中,倪嗣冲投资17万元,王郅隆投资10万元,其他军阀官僚投资16万余元,工商业者及一般散户投资6万余元。周作民、任风苞胡笔江等则与工商业者及一般中小散户接洽投资。 这样以军阀官僚搜刮的民脂民膏与从事银行有实际经验的人员结合在一起, 便把金城银行筹,划起来。

1917 年 5 月 15 日,金城银行在一阵鞭炮声中挂牌成立了。 总经理周作民时年才35岁。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