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帝国的成型

2019-12-2111:07:16葡萄牙帝国的成型已关闭评论

1492 年哥伦布远航成功以后, 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了争夺新发现的土地发生了 纠纷。.1494年6月两国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仲裁下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 。 双方同意在非洲佛德角群岛以西370里格处(约2056公里处) 从南到北划一条虚线, 称为 “教皇子午 线”, 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归属葡萄牙, 线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归属西班牙。

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以后, 由于证实 地球是圆的, 这样两国又引起了冲突。 最后在1529年, 两国又缔结了《萨拉哥撒条约》。 《条约》规定: 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的地方南北划一条线, 线以东 归西班牙, 线以西归葡萄牙。 由此,西、 葡两国把地球划成两半, 瓜分了地球。

葡萄牙作为最早开拓新航线的国家, 在殖民扩张的道路上也走在了最前面,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葡萄牙人的身影显现在各个大陆的土地上。 当时的葡萄牙诗人 骄傲的宣称, 葡萄牙人的声音传遍天涯海角, 由于葡萄牙人的努力,从直布罗陀到中国的广大土地上, 人人都通晓了基督的法律。

1.殖民非洲

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对海外探险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 他的带领下, 葡萄牙 对非洲大陆展开了积极的探险。1418年, 亨利的探险船队发现马德拉群岛,1439年,到达亚速尔群岛,1441年,绕过布朗角, 1443年, 发现阿尔巾岛,做为船队和贸易基地。1445年,到达塞内加尔 河的佛德角, 葡政府将此地确定为奴隶贸易和商品贸易的据点。1460年, 亨利病逝时, 他的船队已到达塞拉利昂附近。 1469 至 1475 年, 发现了后来被欧洲人命名的黄金海岸一黄金贸易的货源地。 在有了雄厚的资金后继续向南航行。1482年,国王约翰二世在黄金海岸建立了坚固的堡垒, 做为保存黄金和货物的场所。 由黄金海岸继续向南航行,1492年,到达刚果。五年后船队绕过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率领的船队, 从欧洲到印度洋直接航行, 途经东非海岸的马林迪等地至果阿。

正是由于非洲可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并有铁、 煤、 锰、 铁矾土、 石油等丰富资源 和 钻石、黄金、 象牙等珍宝,因此, 葡政府控制了非洲面积270多万平方公里, 占非洲大陆面积的 1/20, 葡萄牙在西非的主要殖民地有安哥拉、 几内亚(比绍) 和佛德角群岛、莫桑比克、 圣多美岛和普林西比岛。

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统治手段之一就是贩卖黑奴。 近代奴隶贸易是葡萄牙殖民者开创的。 贩卖非洲黑人是殖民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掠夺非洲的主要形式。 1550至1850年, 葡萄牙殖民者把从安哥拉掠夺奴隶总数的4/5运往巴西等 地,卖给 种植咖 啡、 烟草和甘蔗的种植园主从事苦役。 从非洲掠夺大量黑奴, 对葡政府不仅是十分有价值的商品, 而且获利十分 惊人。 可以说葡萄牙殖民帝国的繁荣是建立在野蛮的奴隶贸易基础之上的。

2.里斯本一果阿一马六甲殖民体系

有了非洲作为新航线开拓的基础,葡萄牙人继续向印度进发。1498年5月17日, 达·伽马的船队在印度的卡利卡特登陆,翌年回国。1500年3月9日,曼努埃尔一世派遣一支以卡布拉尔为首、由13艘船组成的船队驶向印度。经过佛德角后, 船队继续西行,结果于4月22日发现了巴西。5月继续向前航行,7月到达索法拉, 船队仅存6艘船。 虽然这支船队只有6艘返回葡国,但是葡人通过这些远航, 不 仅做了一笔利润丰厚的香料生意, 而且在 科钦建立起葡萄牙商站。 第二年, 由诺那指挥的4艘船再次出发远征, 在坎纳诺尔建立起一个新的商站。

1505年,葡王任命阿尔梅达为葡萄牙首任印度总督。 他率领大小20艘船、 1500名士兵并携带武器和大炮起航东行,他们在印度加固了堡垒,在科钦建立起葡萄牙殖民政权, 随后, 又相继在科钦、 奎隆、 索法拉、 安杰 迪瓦、坎纳诺尔和基尔瓦等地建立起一系列军事防卫要塞。1509年,葡萄牙人在印度沿岸的第乌击败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商人联合舰队,基本上打破了700余年来由穆斯林商人垄断印度洋香料贸易的局面。

1509年阿布克尔克继任葡印第二任总督后, 大大加 快了葡萄牙东方扩张的步伐。 他的目标是通过殖民化和征服建立葡萄牙在东方的霸权, 从而完全控制东西方的一切贸易。 为此, 他提议要在亚丁、 霍尔木斯和果阿建立牢固的要塞, 在其他地方建立 小的要塞和商站。

1510 年 2 月 17日, 阿布克尔克率1500人的军队攻占了印度西岸重镇果阿, 年底将总督府迁至此处, 从此, 果阿代替卡利卡特, 成为葡萄牙人在东方一切 活动的总部。 果阿位于吉世拉特至马拉巴尔海航运的中心点,是印度西部马拉巴尔海岸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以此为基地, 葡萄牙人实现了控制印度 洋航线和垄断印度洋与欧洲贸易的目的。控制印度洋航路只是确立东方海上优势的第一步, 因为, 比果阿更重要的东方贸易中心是在马六甲。

马六甲是座水陆相连的城市,15世纪后期发展成为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转口贸易港之一, 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1511年5月,阿布克尔克以塞凯拉事件为由,率一支由19艘军舰和1400人组成的舰队出征马六甲。 他强力攻城, 并取得胜利。 葡萄牙征 服马六甲的主要目标, 就是获得一个基地, 以便控制该地区航路上的亚洲竞争者以及沿线所进行的贸易, 实现对三种 稀有而贵重商品的垄断: 即摩鹿加的丁香、 班达群岛的肉豆蔻和帝坟岛的檀香木, 以结束威尼斯商人在西欧市场上对这些商品的控制地位.

占领马六甲后, 葡萄牙人以此为 根据地, 进一步扩展其势力范围, 先后在阿拉伯 沿海、 波斯湾、 苏门答腊、北非、 印度 沿岸、 锡兰、 翼他群岛、 爪哇岛等地建立起一系列要塞, 组成了一个以果阿为中心的殖民据点网络。 阿布克尔克下令在果阿的造船厂建造了新船,增加了船队的势力, 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葡萄牙在东方的地位。 与此同时, 葡萄牙人以马六甲为基地, 大力拓展在东南亚海域的贸易, 甚至远航中国, 初步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

1511年底,阿布克尔克派达布雷乌率一支小舰队抵达丁香的故乡特尔纳特和蒂多雷、 豆蔻的主要产地安汉和班达, 取得建立商站的权利.1522年,特尔纳特的要塞得到巩固和加 强。 1529 年, 同前来竞争的西班牙订立《萨拉哥撒条约》, 以付给西班牙国王35万达卡金币为条件, 获得了对摩鹿加群岛的控制, 从而巩固了葡人在香料群岛的利益。

葡萄牙人建立起里斯本经果阿至马六甲的航线之后, 实现了亚欧两洲间的直接通商。 载量大、 效率高的葡萄牙大船, 直接往返于亚欧之间, 不仅使贸易流量大增,而且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既密切了马六甲同欧洲的经济联系, 也更突出了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至此, 里斯本一果阿一马六甲殖民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3.建立美洲殖民地

1500年,葡萄牙人发现了巴西,第二年, 他们组织了一个探险队, 探索了3600公里的巴西海岸,随后开始了巴西和葡萄牙的贸易。1530年,一些法国人到巴西经商, 为了保持独占地位, 葡萄牙扩大了在巴西的殖民规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支配了巴西的蔗糖生产。 为了种植甘蔗, 葡萄牙人大规模的使用奴隶。 就此引发了贩卖奴隶的贸易。 通过贩卖黑奴, 为巴西制糖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 到 1853 年,巴西的糖产量达到每年3万吨,基本上垄断了欧洲和巴西之间的糖贸易。

葡萄牙入侵巴西后, 逐渐建立起封建主义的殖民统治, 最初葡萄牙于1534到1536年间在巴西设立了13个都督府, 每一都督府由葡萄牙王室任命的大贵族统治。1549年,又合成为一个总督府。 在总督之下, 分设若干州进行统治。总督由国王任命,统辖整个巴西。 殖民地的主要 法令由他负责制定,葡萄牙贵族和大地主把持了 行政、 军事、经济和司 法大权。 葡萄牙王室通过这套殖民官僚机构, 实行严密的殖民统治。

经过多年的扩张, 葡萄牙国王曾统治过三个海外帝国: 西非的黑人奴隶和黄金帝国; 印度洋的香料帝国; 南大西洋的巴西黑人奴隶和蔗糖帝国。 在当时世界各国之中, 没有一个国家, 在海外殖民扩张中获得如此巨大的收益, 葡萄牙殖民大帝国达到了黄金时代。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