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的2次设计

2019-12-1611:21:09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的2次设计已关闭评论

1950年初,一天,中央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罗工柳正在办公室里。忽然,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副局长王显周、印币厂厂长贺晓初来访。

罗工柳与王、贺都在晋察冀边区工作过,并且早已熟识。当时,王显周担任<新华日报>华北版印刷厂厂长,罗工柳在报社负责美术工作。边区合作社在发行流通代用券时,他们曾请罗工柳刻印过流通代用券。解放区实行供给制,所谓代用券是解放区机关内部使用、干部们到合作社领取生活必需品的凭证。因为这么一段经历,王显周、贺晓初和罗工柳早就是熟人了.

一落座,王显周说:“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在解放区设计印刷的。限于当时的条件,防伪性不强,印刷质量差。现在中央决定人民币要改版,要达到世界水平, 必须请专家担任设计。 你能不能参加? ”

原来,他们前来找罗工柳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设计、发行新版的人民币.

罗工柳回答:“对国家的任务,我当然不能说不。只是没有搞过,没有经验,试试看吧。”

“进行设计,你有什么要求呢?”细心的贺晓初问。

罗工柳回答说:“没有.”

随即,他又 补充说道:“但是,我想另外推荐长于图案刻绘的美术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作的周令钊一起参加。”

王、贺表示同意。

这样,新版人民币的设计任务落实到了罗工柳和周令钊身上。 以后,每到周末的下午, 人民银行的车子就分别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美学院把罗工柳和周令钊接走。两人在工厂连续工作一夜一天,星期天晚上他们才又被送回家。

这份工作是特级机密,对任何人都不能说。每个周末,两人出去,星期天晚上才回来,俩人的妻子很奇怪,于是问:“这几个周末你做什么去了呀?"

他们回答说:“开会去了。”

结果,很长时间,罗、周的妻子只知道丈夫每到周末就去“开会”。1949年前蒋介石在国统区流通的法币,是请英美专家帮助设计的。此时,对于货币的设计,无论是罗工柳还是周令钊,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他们只好首先研究全世界各国的货币,从中寻找货币设计的规律。 这时,世界各国大都采用开国元首或杰出领袖头像作为图案, 以往旧中国的货币也用过袁世凯、孙中山等的头像,鉴于领袖肖像的独特性与防伪性,英镑用女王,美元用总统,卢布用列宁像,很快,罗工柳和周令钊就提出了设计方案。他们设计的第二套人民币初稿上有毛泽东肖像。

因为毛泽东进城后威望很高,罗、周认为人民币上使用毛泽东的像不仅群众能接受,中央也肯定会批准。没想到,第二套人民币设计图报上后,罗、周很快得到了周恩来的具体指示:“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不要把他的像画上. "

对于已制成大版印出的贰元券,周恩来又转述了毛泽东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改从右向左为从左向右."

对于其他票券的图样设计,周恩来总理-进行审査,作了一系列指示,主要:

(1)券面主景画农妇年纪太苍老,要画得健康一些;

(2)战士的形象不够英勇,手中拿的还是美式卡宾枪,不恰当;

(3)汽车图样是我国装配的美式汽车,要改一下,免得外国人误会。罗、周没想到,用毛泽东像的方案却遭到毛泽东本人的否定。

推倒重来,时间就很紧张了。

最后,他们决定用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做主题,分别使用了井冈山、延|安、天安门的图案,选用好的照片刻出来。周令钊设计的图案很有民族特色,突破了原来英美株式图案和技术。在选用的有革命历史意义的标志性景物做的图案中,一元币是天安门、二元币是延安、三元币是井冈山、五元币是人民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还有没有印制的十元币为工农兵代表。第二套人民币设计好以后,因为这时我国还不具备印制大面额钞票j的技术设备,所以部分人民币钞票是委托前苏联代印的。

这后来又引出一段周折。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党矛盾日益加深,两国关系在苏共大国沙文主义的影响下开始恶化。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奉命向苏方交涉,索要由我们设计的这些钞票的原版。但是,苏方却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国家经济命脉之所系,而货币原版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种情况是不堪设想的。苏方的态度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觉,于是,中央决定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停止第二套人民币的流通。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发行了。以后,罗工柳又主持了第三、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

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制是国家最机密的工作。多年来,它的几次设计和印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谜团。2004年10月,著名艺术家、人民币图样的主要设计者罗工柳先生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89岁。直到这时,他设计人民币的往事才公诸于世。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