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与预测
知道在哪儿撒网
深广的大江大河, 资源不会均匀分布, 打鱼的多 少与大小, 就要看往哪儿撒网了。 撒的是地方, 金鱼银鱼都有可能捕捞, 撒的不是地方, 说不定拉上来一堆破破烂烂的垃圾, 既耗费了体力,又惹得一身脏。 股市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股民们知道到底该往哪儿撒网才能捞到最多资金, 取得最大的赢利。
"赚钱之神"邱永汉是怎么做的呢?首先要对证券市场营运状况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 只有知道此江河的深浅, 才可以放心大胆地渡涉。 邱永汉到大藏省当过 财务审议官, 后来又担任过主计局长, 交易所理事长要职的谷村裕氏的办公室工作过, 他善于听取证券监督机关负责人的意见, 所以对信息的把握真实而快捷。
了解信息、 获取信息, 利用信息,邱永汉通过对股票市场长期的观察与思考, 渐渐摸透了各方情况, 这些重要的资料为接下来的投资工作准备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经济高度成长以前,日本居主流地位的企业是纺织及相关的工业,海运与煤炭次之, 而汽车、家庭电器等产业则刚刚起步, 至于半导体或操作主机尚被认为是其他先进国家的工业。 购买股票时, 社会上都倾向于目前有实力或具有历史的公司,如日清纺织。 东洋组织、钟 纺等股居多。 于是都把网撒在那些风险 很小的股票身上, 那样不会 很赚钱,但比较稳妥。 然而邱永汉不这么做, 根据观察, 邱永 汉惊奇地发现日本的产业界正出现结构上的变化,比起 纺织、 海运业等传统行业, 家庭电器与汽车这些新兴行业, 受到新需求的支撑呈现出大幅度成长。 此 时购买 股票, 瞄准有实力的二, 三线股, 一定能捕捞大鱼!
这个道理就好比在"相扑"比赛中,无名的新兴产业宛如在未来梦想能成为"横纲”(相扑比赛的冠军大力土)的几百名弟子, 能够进入店头市场的企业,就好像是几千名力士中晋级为二段力士一样,以后的"幕内”或"大关”(日本相普通的一种大奖)都必须经过这个阶段。因此未来的"横纲”"股将会从现在的二、三线股中产生。
当然投资二、三线股是一种从事冒险的行为,"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舍不得鞋子套不得狼”,“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所以不必为这种投资认为没有保障而感到担忧。 认准了这个道理, 邱永汉就开始大举投资股票市场,一年之后,他果然捞到了一条大鱼,投资家们都惊叹地把他捧为"股票神仙”。
往哪儿撒网, 看您想要什么样儿的鱼了!
外行看门道
邱永汉通过对股票市场长期的观察与思考,渐渐总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ー外行人比有经验的人有利, 专家未必赚钱,门道未必就是内行看出来的!绝大所属人在股市上都是作为外行的, 但是外行也有外行的门道。 股票市场是一个动态市场, 受制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 书本上讲授的经济学理论,大多是成堆的经济术语, 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复杂变动的经济变化而已, 不能完全说明其现象, 更不能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他在东京大学经济学部上学时,也从未听说哪位老师因投资股票而赚钱,他们只是能侃侃而谈,一到实践上就不知所措了。况且所谓专家,是指长期从事一件工作,比较有经验和有丰富知识的人,在大约相同的条件下出现大约相同的病况时,的确是经验丰富占优势,但行情的预测和市场的看法是瞬息万变的,条件每次都不相同,这就要股民们移去用专家的眼光看问题的心理,学会动态地分析其中的门道与奥妙。
邱永汉长了一双“慧眼”,一个"明心”,股票投资的成功,使邱永汉赚到了后来做生意的本钱。 但他并没有把目光局限于此行业,他后来选择了置业这一保值铁律,首先在涩谷盖了第一栋地下1层,地面4层总共130坪的小楼。以此为起点,他开始重视地产市场,从而把自己的事业引向更大规模发展。
其实有经济头 脑的人, 在现今任何ー个 时代, 都会看到地产只会往上涨, 并且是危机时的"最大防波堤”。 因为土地资源总是有限, 增地或许能以造地、 开发或填土来达到目的,却不能像工业产品般大量生产。 而有限的土地只要稍加利用, 一般都会增加收入。投资地产你注定会发财,这成了一条确定无疑的经济原则。 运用这一原则, 邱永汉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有了一个基础, 即使经营事业失败, 因为拥有地产而往往使他起死回生。
这就是站在股市之外看其后备资源,不把目光只放在股票这个小区域之内,如果是内行也许就会终于股市规律,很难看到外面的商机,而外行就不一样了,外行能客观地全方位地审视整个社会,而非单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