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言
1.谁说一个“做中山装出名的裁缝”不能“做西装”?
2.除了信誉和产品质量,我认为一个企业家所应当具备的,还有“量体裁衣”的眼界。
3.金融危机面前,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占尽先机。
4.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危险就是前面的“弯道”,“机遇”就是给了我们“超车”的最佳时机。
5.在企业的经营中,要不断创新思路、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情势,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应对。
6.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省什么,哪些是不能省的,关键是你自己的脑子要非常清楚。
胡成中,1961生于浙江温州。1984年,23岁的胡成中与南存辉等人一起投资生产电器开关,创办求精开关厂。1994年5月,胡成中以“浙江德力西电器实业公司”为核心组建了浙江省第一个省批股份合作制电器企业集团——浙江德力西集团。他把德力西在创业时产值仅1万元的小型乡镇企业发展壮大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无区域企业集团,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五位,创下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被新闻界誉为“创新少帅”。 2000年德力西的销售达30亿元,有大约10000名员工。在《2008胡润慈善榜》中,胡成中名列其中。
胡成中的童年过得异常艰苦,14岁时,他开始跟父亲学裁缝。那时候,有些人家会要求裁缝去家里做活,做一天的工钱是两块钱。个子不高的胡成中天不亮就起来,饿着肚子,挑着沉重的缝纫机去别人家干活了。面对曙光初照,胡成中常常在想,这辈子难道就这样?
就在这个时候,柳市掀起了男女老少到全国各地跑供销,推销电器的热潮。
此时,一边裁剪着布料的胡成中,一边开始暗暗地憧憬着自己走南闯北跑供销的场景,渐渐地,他的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
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胡成中提出要出去跑供销,家里人怎么都不放心,更没有许肯。然而,胡成中的执著最终说服了父亲。
第一天,胡成中从早上跑到傍晚,终于谈成了1000多元钱的业务。此刻他又饿又累,在初冬的寒风中,望着脚上的黄泥,他显出几分无奈。尽管如此,他的心情却十分激动:我的第一桶金就相当于父亲一两年的裁缝工钱。
在外面摸爬滚打了几年后,1984年,胡成中与弟弟及友人共同办起了乐清县求精开关厂。1986年,根据专家的提议,胡成中向亲戚朋友借高利30万元,办起了当时国内民营企业第一家热继电器检测室,在温州地区率先领取了原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全国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由于质量得到了保障,求精开关厂迅速发展壮大。之后,胡成中把企业取名为德力西,立志“赶超德国西门子”。
1984年,年仅20岁的胡成中、胡成国兄弟同朋友南存辉合作,创办了求精开关厂。80年代初期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短缺时代,产品需求量很大,温州许多的私营企业和个体作坊一味追求产品数量,而忽视了产品质量,有的人见有利可图,干脆进行假冒。
在这个时候,有过当裁缝匠经历的胡成中却不为所动,他从产生办企业意念的那一刻起便开始紧紧拧紧质量之弦。然而令胡成中想不到的是,“求精”产品并不好卖,连续两年产值在几万元之间徘徊。胡成中渐渐琢磨出这是产品没有特色的缘故。质量的含义不仅是做工精细,还要上档次上水平,这样产品才有竞争力。于是他们凑了8万元,从上海高薪聘来高级工程师,终于在1986年底建起了温州地区唯一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办的热继电器实验室。新产品出来后,货好卖了。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后,胡成中等人又开始逐步完善质量管理、科技管理制度,并于1988年首批领取了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强烈的质量意识和技术创新意识,使胡成中等人的创业把握住了先机。1990年,当国务院六部委联合来大规模打假,许多企业成为打击对象时,求精开关厂却反而成为扶植对象,产值猛增,首次突破了1000多万元。
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胡成中和合作者认为合伙制经营已经远远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通过友好的协商后,求精开关厂一分为二。尔后,胡成中又以超前的意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并进行股份制改造,先后创建了中外合资温州德力西电器实业公司、德力西电子元件厂,并抓住机遇进驻上海,利用股份合作制跨地区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胡成中更是如坐春风,他开始对同行中的小企业进行兼并联合,成立了浙江德力西电器实业公司,按总厂式模式管理,至1994年,企业大股东达到8人,产值突破1亿元,实现了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的发展,产品品种达到30多个系列1000多种规格。
2002年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低压电器供应招投标中,经过层层筛选,德力西在二十多家企业参加的竞争中以最高分中标。
当时德力西的经销商只是把它当做一次普通投标。中标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领导和专家先后5次来公司实地考察,有几次还是“突然袭击”,这让胡成中顿时倍感责任重大——我们的产品要上天了!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面对严格得近乎苛刻的要求,是采用国际知名公司的元件,还是自己研制?胡成中暗自下定决心:纵有千难万险,也要研制自己的产品,实现产业报国的梦想。酒泉的昼夜温差大,在超低温下运行,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等产品的润滑油可能会凝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成中果断决定采用飞机上专用的航空润滑油代替普通润滑油,这一改进,使电器承受温度变化的范围扩大到了零下40摄氏度到200摄氏度,而每台电器的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面前,公司利益、员工利益都显得微不足道”,胡成中心中的天平始终偏向祖国与人民利益的一方。为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胡成中率领公司领导与生产单位签下了“生死军令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将这批特殊的产品运送到发射基地,为“神五”载人飞行立下一功。
2004年4月30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司令员张建启考察德力西,他在参观完德力西产品展示、检测中心后欣然题词:“德力西——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指定名牌”。
全球经济的列车驶入21世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转型升级。基于此,胡成中实施了两大战略性选择。
一是战略合作促进转型升级。2007年,德力西与世界低压电器最强的企业施耐德合资成立了德力西电气公司。这次合作实现了以流程和制度为主导的企业现代化管理。在管理机构上,按需定岗,唯才是举。第一波就裁掉了200多位管理人员,其中不少是股东的亲友,同时招进了100多位大学生,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在管理方式上,实现数字化管理,全部管理活动要跟流程,用制度说话。在产品上实现了升级。以“低碳节能”为目标,大力加强智能电器的研发与推广。
二是以战略眼光进军新兴产业。以绿色发展理念,适时进行战略调整。目前,德力西已经进入光电高科技产业、环保工程、再生资源、能源矿产等领域。在上海成立博恩世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一流的LED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一期总投资4.6亿,新建高亮度LED外延片和芯片项目,计划投入15条外延片和配套芯片设备。同时,向下延伸产业链,生产LED照明产品,预计全部达产后实现年销售额近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