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美国总统胡佛的年薪是7.5万美元;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年薪是20万美元。在这近70年间,美国总统的工资是增加了呢,还是减少了?
如果仅仅从货币量来看,美国总统的工资当然是增加了。但是我们知道,在比较收入时,重要的不是货币量是多少,而是这些货币量能买到多少东西,即货币的购买力或货币的价值。
用货币量衡量的工资是名义工资,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工资是实际工资。 我们在比较不同年份美国总统的工资时应该比较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
当名义工资为既定时,实际工资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即名义工资量除以物价水平为实际工资。 衡量物价水平的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的指标。 要比较不同年份美国总统的工资,首先要知道物价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计算物价指数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确定在计算物价指数时包括哪些物品或劳务,以及在所包括的物品或劳务中各自的重要程度(称为加权数)。第二,确定这些物品或劳务在不同年份的价格;第三,计算所包括物品或劳务总费用(或支出)的变动。 在计算时各个年份物品或劳务的种类与数量是不变的,只是物价水平不同;第四,确定基年,该年物价指数为100,然后计算其他年份的物价指数。
在实际计算中所包括的物品与劳务要多得多,加权数与价格的确定也要复杂得多。 在现实中,各国一般计算三种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这里的例子是计算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反映不同年份居民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的物价水平的变动。 所包括的物品与劳务有食物、衣服、住房、交通、医疗保健、 教育、 娱乐等,具体名目及各种物品的加权数由统计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选定。如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中选择的是城镇中等收入家庭消费最多的物品与劳务。 消费物价指数根据零售物价来计算。
生产物价指数不仅包括消费品而且包括某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在计算时依据批发物价,所以又称批发物价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计算时可以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再乘以100。
这三种物价指数都反映出同样的物价变动趋势,但由于所包括的物品与劳务不同,依据的价格不同,计算出的具体数字并不一定完全一样。由于消费物价指数与人民生活水平变动关系更大,所以一般报刊上所用的物价指数多为消费物价指数,所说的通货膨胀率也是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率。
回到我们的问题。 要比较不同年份美国总统的工资,我们就必须知道这一时期物价指数的变动。根据实际资料,以1992年为基年,消费物价指数为 100,则1931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8.7,而1995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7.6,因此,物价水平上升了12.4倍。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计算按1995年美元购买力的1931年时胡佛总统的工资:1995年胡佛的工资=1931年的名义工资x(1995年消费物价指数=1931 年消费物价指数)=7.5 万美元x(107.6=8.7)=92.7586万美元。
同样也可以按1931年美元购买力计算1995年时克林顿总统的工资:
1931 年克林顿的工资=1995年的名义工资x(1931年消费物价指数=1995年消费物价指数)=20 万美元x(8.7=107.6)=1.617万美元。
这就是说,胡佛的实际工资是克林顿的4.6倍,克林顿的工资仅为胡佛的21%。这近70年间美国总统的实际工资大大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