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穷国的富人爱打高尔夫

2019-12-1711:59:03经济学:穷国的富人爱打高尔夫已关闭评论

当富国的富人常去打高尔夫球时,穷国的富人也以打高尔夫球为时尚。 当一国的富人率先穿上西装时,该国的穷人也以穿西装为荣。 为什么穷国模仿富国的消费方式,穷人模仿富人的消费方式呢?当这种模仿成为消费中的一个规律时,它对整体消费有什么影响呢?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回答了这些问题。

经济学家在分析宏观消费问题时,是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的。 这种理论认为,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效用取决于个人偏好。 微观经济学中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假设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是既定的,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杜森贝利认为,把消费者的偏好作为个人的事情,认为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互不影响是错误的。 他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中的相对收入假说。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 他的效用不仅来自个人消费中物质与精神欲望的满足,而且还来自与别人消费的比较。 效用是一种主观感觉,效用的大小要受到其他人消费的影响。 这样,消费者的偏好就不是孤立的、 既定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从偏好的相互依赖性出发,杜森贝利证明了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费者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收入的相对水平,即在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中的相对地位。 例如,一个中产阶级的人的偏好要受与自己收入相当的其他人影响。 当这个阶级的其他人都购买汽车时,尽管他上下班很近无须汽车,也会受其他人偏好的影响而购买汽车,因为这象征着他的身份。 使他决定购买汽车的主要因素不是他个人的偏好和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他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即相对收入。

消费的相对收入假说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许多宏观经济现象。

根据对长期消费统计资料的研究,消费是稳定的,即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都是稳定的。 相对收入假说对此作了解释。在长期中,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者收入也增加,但除非发生重大社会变革,收入分配格局变动很小,各个收入集团的相对地位不变。这样,长期消费函数就是稳定的。

相对收入假说得出了两个推论:示范效应和制轮效应。 人要在社会上维护自己的自尊,自尊通过人的社会地位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收入,并通过消费表现出来。 高收入集团的收入和消费方式被作为高社会地位的象征,成为成功的标志。 他们的消费方式成为其他人模仿的目标。 这种高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方式对其他人所起的示范作用就是示范效应,在消费中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穷国的富人学习富国的富人打高尔夫球,一国的穷人模仿富人穿西装,都是示范效应的结果。

在现实中,示范效应引起某种消费时尚。 在国际上富国的消费方式为其他国家模仿,成为消费时尚。在一个国家内,富人的消费方式被其他人模仿,成为消费时尚。 了解消费时尚对预测需求变动是重要的。

另一方面,各个阶级的人在长期中形成与自己相对收入相称的消费习惯。 这种消费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因此,当短期中收入减少时,人们为了保持原有的消费习惯,并不会迅速减少消费。 这种消费习惯引起的消费减少慢于收入减少的现象称为制轮效应。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债也要保持贵族式消费的做法正是制轮效应在起作用。

现代社会中人们处于丰富的高质量商品的包围之中,这使人不断产生提高自己消费水平的冲动。同时,示范效应的存在使低收入阶级有向高收入阶级消费方式学习的冲动。 这样,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也在提高。

制轮效应的存在又使消费不会随收入暂时减少而下降。 这不仅使消费函数稳定,而且,对我们认识消费对整体统治的影响也有启发。

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收入假说证明了消费支出与收入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的绝对支出量在一直增加,即使经济衰退,收入暂时减少时,消费支出量也不会减少。 这表明消费本身是一种稳定经济的自发机制。 由于消费本身稳定性的特点,要通过刺激消费来刺激经济并不容易。

这种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以节俭为美德,消费水平低下,不利于发展。 在经济开始发展时,出现了一个富人阶级,他们的消费方式被作为成功的标志,成为各阶级效仿的榜样,这就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消费,有利于刺激发展。

但富人的这种示范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 当这种消费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超前消费时,就会减少储蓄,把本应用于发展的资源用于消费,制约了发展。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曾出现过这种超前消费,一些富人喝酒要法国的XO,坐车要德国的宝马。在富人带动的以消费洋货为荣的风气下,宝贵的外汇用于消费,国内消费品工业得不到刺激,产生了不利影响。

穷国的富人爱打高尔夫球并不可怕,问题是如何把富人引起的示范效应引导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