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黄金价格主要有3种类型:市场价格、生产价格和准官方价格。其他各类黄金价格都是由此派生的。
1.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包括期货和现货价格两种类型。这两种价格类型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举例来说,它们均受供需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比较容易变化,所以价格确定机制非常复杂。一般影响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因素比较相像,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两种类型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差不多都是相同的。可是因为市场走势的收敛性,黄金的基差会随期货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减小,到了交割期,交易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基本相等。
正常来说,期货价格应当稳定地反映现货价格加上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所以,黄金的期货价格应该要比现货价格高,远期的期货价格应高于近期的期货价格,基差为负。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决定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黄金的近、远期供给,包括黄金年产量的大小、各国央行黄金储备的抛售等;黄金的市场需求状况,这里又包括黄金实际需求的变化,黄金回收与再利用等;世界和各国政局的稳定性、通胀率的高低、利率以及一些突发事件都是影响投资者心理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黄金价格的走势;投机者利用金价波动、突发事件大肆炒作,加上各类对冲基金入市兴风作浪,人为制造供需假象。
这一切都可能引发世界黄金市场上黄金的供求关系失去平衡,出现现货和期货价格关系扭曲的现象。此时,因为黄金供不应求,持有期货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甚至产生基差为正值的情况,从而导致现货价高于期货价、近期期货价格高于远期期货价格的现象。
随着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黄金市场陆续建立,全世界黄金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投资者完全可以实现24小时自由交易。由于受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常常发生剧烈变动。因此只有综合了各种因素的中、长期平均价格才能比较客观反映黄金受供求影响下的市场价格。
2.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需要依据生产成本建立一个固定在市场价格上明显稳定的价格基础。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世界每年新增的黄金约为2600吨,而黄金每年的需求量都要大于开采量300到500吨。但由于1996年以来各国中央银行的大规模抛金行为,国际市场的金价从418美元/盎司的高点直线下降,甚至下降到257.60美元/盎司,已经比一定时期的黄金生产成本还要低,这使世界上各大黄金生产国都产生了巨大的损失。
3.准官方价格
准官方价格的出现是因为中央银行需要与官方黄金进行交易。在准官方价格中,又有记账价格和抵押价格之分。
(1)记账价格。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提出了记账价格。由于市场价格的强大吸引力,在市场价格和官方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差额的情况下,各国因为其官方黄金储备定价的需要,都提高了各自的黄金官价,于是就产生了为确定官方储备的准官方记账价格。
记账价格在操作中主要有三种方法:
①购买价作为定价基础。
②按不同折扣标准同市场价格联系起来,按不同的基础以不同的调整期来确定金价。
③有些国家以历史官价确定,如美国1973年3月定的42.22美元/盎司,一些国家按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5美元/盎司来确定。准官方价格在世界黄金交易中已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黄金价格。
(2)抵押价格。1974年,意大利为实现向联邦德国借款,以意大利自身所拥有的黄金作为抵押,由此产生了抵押价格模式。抵押价格的确定在现代黄金史上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每盎司黄金等于35个特别提款权的规定,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持有黄金的中央银行不冻结黄金的需要。
实际上这种价格,是由美国对黄金不要“再货币化”的要求,与欧洲对黄金“非货币化”谨慎要求的组合。借款时,以黄金做抵押,黄金按市场价格作价,再给折扣,在一定程度上金价予以保值,因为有大量黄金在抵押。如果金价下跌,借款期的利息就得高于伦敦同业银行拆放利率。
其实,这种价格正符合美国对黄金不要“再货币化”的要求以及欧洲对黄金“非货币化”的谨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