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姐今年25岁,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和男朋友已经谈恋爱多年,双方关系很好。虽然他的男朋友跟她要求过多次,想要同她结婚,但是她在婚姻这件大事上却迟迟的没法决定。
张小姐始终有这样的观念:男性就是要在外面打拼,女性就要在家里做贤妻良母。她身边的很多已婚朋友也是这样的,她们的丈夫都事业有成,而妻子贤妻良母的角色做得也很好,所以她们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但是,现实中,张小姐又对自己的情况苦恼。因为她在事业上是一个女强人,才25岁就已经是一家知名公司的主管,而且很有可能随着年龄和工作能力的增加有提升的机会,可以说她在事业上是所谓的如鱼得水。而她的男朋友不同,他只是一家工厂普通的办事员,并且工作能力平平,在事业上发展的并不如她好。
这就是阻挠张小姐结婚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害怕婚后因为自己的能力让资质平平的男朋友感到羞愧,使他的自尊心遭受打击,从而引发家庭悲剧。
不久前,她遇到一位经济学的朋友,把自己的苦恼讲给了朋友听,朋友听后劝她可以用一种逆向选择的模式来思考,打破传统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之类的想法,她的男朋友只要疼爱她对她忠心就足够了,而她自己能够理解男朋友,不会因为对方地位不如她而瞧不起他,这样就不会引发悲剧了。
张小姐听后恍然大悟,于是在两个月后与男朋友结了婚,婚后的生活也是非常的美满幸福。
因为朋友的一席话,故事中的张小姐改变了固有的成见,最终获得了幸福,这就是“逆向选择”的重要性。
逆向选择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它的一个定义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上面所说的小故事中,如果张小姐没有运用逆向选择,而是以普通的思维方法来进行选择,那么她肯定会放弃跟男朋友结婚,可能她的幸福度就会大大的打折扣,甚至会发生悲剧,正因为她运用了逆向选择,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逆向选择模型是由乔治•阿克劳夫在1970年发表了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被公认为是信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开创性文献。乔治•阿克劳夫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逆向选择理论揭示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又非常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