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逆向选择:小人得志与怀才不遇现象

2020-02-1016:21:04人生中的逆向选择:小人得志与怀才不遇现象已关闭评论

在社会上,小人得志与怀才不遇的现象也是人生里的逆向选择的表现,有的人努力一生,却一无所获;有的人几乎不用任何努力,便有机遇垂青。在学习上努力可以让你的成绩倍增,但在社会上,努力与结果并不总是正比例关系,你努力了,不一定会有结果。

中国怀才不遇的鼻祖可以说是屈原了。屈原是我国古代战国末期的大诗人,《史记》有传,屈原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自尽。

“怀才不遇”是有真才而没有施展才华的平台、机会和空间,是千里马找不到伯乐。

王先生,原先是一个跨国公司的营销副总监,有丰富的营销和管理经验,能力非常强,业绩也很突出。某企业花了半年时间把王先生挖了过来,并任命他为营销总监。这位王总监花了3个月的时间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颇有成绩。然而,就在大家普遍看好这位年轻的营销总监时,他却毅然决然地辞职而去。

主要原因有4点:

(1)企业不信任,不放权,有总监之名,无总监之实,基本上相当于一般的区域经理,总监的工作无法正常有效地开展实施。

(2)在讨论企业重大决策时,视王总监的建议为抵触和不服从的表现。

(3)在王总监推行公司已经认可的改革而危及部分人的利益时,公司领导不支持,甚至将计划放在一边不闻不问。

(4)在王总监出现小的工作失误时,公司领导对其全盘否定。

在这种情况下,王总监毅然离去,就是基于“怀才而不遇伯乐”的原因,有力无处使,有力无法使。出于良心和职业道德,王先生3个月来努力把工作开展得“颇有成绩”;但出于长远的考虑,怀才不遇的王先生还是走为上策。

今天,我们身处这个人才全球自由流动的时代,面对“怀才不遇”的古老话题,情况也今非昔比了。许多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的观念、制度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才流动的渠道前所未有的宽畅、自由、公正、透明。可以说在这种新的环境下,怀才不遇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善。另外,人们面对“怀才不遇”时,不应该抱怨“明珠埋没”,而是要做出新的思考。比尔·盖茨说:“生命是不公平的,但你要去适应它。”是的,“怀才”者也要适应环境,否则只能“不遇”了。如果某一环境确实让自己感到“怀才不遇”,就尽快地离开那里,外面的天地无限广阔。所谓“才”,当然也包括了适应环境、克服困难、脱颖而出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也有自己固有的缺点和劣势。才非天生,绝大多数的才能为后天所学,由于天赋等各方面的条件,人各有其才,只不过是“大才”还是“小才”而已。在大多数情况下,“才”无非是人们谋求生存的一个技能。一般的人,只要不自我夸大所怀之才,又能满足自己的生存状态,就不会常常有“怀才不遇”的感叹。怀才之人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其实就是“供”与“求”的关系。聪明的人,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不在感叹中浪费时间,而是多学几种技能,使自己更加充实,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怀才”之人。

与怀才不遇相反的情况是“小人得志”,一般而言,在“怀才不遇”的君子眼里,得志的都是小人。比如小人善于拍马溜须,善于吹喇叭抬轿子。但是,为什么偏偏这些人就容易得志?很简单,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高处不胜寒,位置高高在上的人也希望得到关心,所以,清高的“才子”当然比不过比较有人情味的“小人”了。

所以小人得志也好,怀才不遇也好,虽然这属于人生里逆向选择的表现,但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心态。人的成功是一辈子的事情,有的人少年事业有成,却晚景凄凉;有的人年轻碌碌无为,但却大器晚成。与其面对人生里的逆向选择枉自嗟叹,倒不如学学姜太公,踏踏实实地钓鱼。真金不怕火炼,只要你本领过硬,并用心等待时机,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