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帮:义利并举话晋商

2019-12-1619:20:59山西商帮:义利并举话晋商已关闭评论

山西商帮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商业团体中脱颖而出,立足于商界500年不倒,自然有着制胜的诀窍。 这些经营之道看似平平常常,毫无稀奇,但却是晋商在商海的风口浪尖搏击的制胜法宝。

总结晋商的经营思想,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我们今天的商人借鉴的经验。 晋商很能意识到诚信对于竞争获胜至关重要。 自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商人队伍的壮大、商业竞争的激烈,在全国先后出现了山西、徽州、陕西、宁波、山东、广东、福建、洞庭、江右、龙游等商帮角逐市场。 晋商靠诚信的法宝而称强制胜,立于不败之地。

晋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晋商的制胜法宝第一条就是义利并举,并且把义放在利的前面,讲求生财有道。

他们的经商格言有:经商之道一是守信,二是讲义,三是取利;买卖不成仁义在。“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是晋商的生意经。晋商能够在全国十余个较大的商帮中立于不败之地与这条经商之道是分不开的。 晋商行仁义之道,获得了百姓的信任,生意自然就源源不断。他们在获得财富的同时又对国家、对社会报以更大的仁义,是行大义而取巨资的有战略眼光的商人群体。

晋商制胜的法宝之二就是讲究群体共赢,互惠互利。

晋商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发现单个的商人很容易受到其他商业团体的排挤,不容易在市场上立足。 因此,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帮,共同占有市场,抵御其他商业团体的竞争。 这些大小商帮不仅增加了晋商的竞争力,还互惠互利。 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山西商人形成了地域性商帮,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同舟共济,共同渡过难关。 .在市场繁荣、经济利益好时也不会出现商帮内部商人互相排挤、互相倾轧的事情,最大限度地扩充了山西商人在全国的势力。不同行业内的商业团体又会在各方面互相合作,形成一个更为广大的商业网,拓宽了经商渠道。 为了更好地对商帮进行管理,他们在各大城市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商业会馆,对促进晋商群体尚信守规、维护同乡和同行商人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晋商制胜的第三条法宝就是互信相与,联合协作。

这种相与和现在的联营协作有一些共同之处。 晋商的相与关系在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帮助许多曾经遇到苦难,面临倒闭的晋商重新振作起来。 相与就是不同的几个或多个晋商联合起来,建立一种互助的关系。 当其中的一方受到某一方面的危难时,其他的几方都能够出钱出力,帮助受困的商家摆脱苦难。 同样,当其他的商家遇到经营困难时,受到资助的商家也有义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晋商对选择相与关系的商家是十分慎重的,只有那些讲求信义、口碑极好的商家才能够建立起相与关系。 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不会轻易废弃。祁县乔家就曾专门开办了一个“复”字商号,与其他的商户建立相与关系。 当这些商家遇到苦难时,“复”字商号就会对他们给予多方支持,及时伸手相助。 也正因为这样,“复”字商号在同行中威信很高,许多商号均以能与“复”字号建立“相与”关系为荣。“复”字商号的业务也随之越做越大。

此外,晋商还实行联号制,即由一个或几个财东出资,对所经营的各地不同行业的商号以子母形式管理的体制。晋商总号设在山西,分号遍布各大商埠和城镇。各分号独立核算,在信息交换、物资采办、市场销售等方面互相支持,必要时在财力上也挪款相助。

晋商制胜法宝之四就是信誉第一,质量至上。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是他们在买卖过程中的格言。 他们意识到如果欺骗了顾客就会失去信誉,出现“生意没有回头客,东家伙计都挨饿”的现象。因此,他们经常是“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晋商的讲信重誉在全国都十分有名,我国文献记载盂县商人张炽昌在关东做生意时“与人然诺,坚如金石”,一旦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会像金石一样坚定地去施行。

祁县“永聚祥”号茶庄因为注重信誉与质量,生意十分红火,在国内的汉口、天津、西安、张家口、呼和浩特等地都设有分号,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茶商之一,产品甚至远销国外。 他们在茶叶买卖中实行产、运、销一体化经营,在湖北的许多地方买有茶山,并自己加工成各种不同种类的茶叶,经过长途运输至蒙古、俄罗斯以及欧洲其他国家。

晋商制胜的第五个法宝就是讲求创新。

我国的票号就是由晋商在清朝时首先创办的。 他们对当时的市场进行充分地分析,意识到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城镇工商业自有资本不足,有求于借贷以扩大经营资本,而那时的账局只经营存放款业务而不经营汇兑。 于是,他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解决了这个矛盾,创制票号专营汇兑业务和存放款业务。

票号的产生还与晋商雄厚的资本积累有关。 如果他们没有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又怎样向其他的商户经营存款、放款呢。 晋商的分支机构通及全国各地也为汇兑业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他们只需要在这些分支机构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业务就可以了。 这样,商户们在四处经商时就不必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金,而只需要随身带着票号证明就可以了。到外地经商时,他们凭着这些证明就可以在相应的票号提取现金进行贸易。当资金不够时,也可以凭借着自己的信誉到票号贷款,以解燃眉之急。因为晋商社会信誉高,票号的业务非常繁荣。 票号的产生不仅给生意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是一种生财的手段。

晋商在贸易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这些人才不仅包括商家的后人,还包括那些在商号里做活计的学徒。 他们对后代的培养主要是对经商本领的培养。 合格的精英人才使许多晋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延续二三百年甚至四五百年,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古训。 晋商中有名的“旺财主”渠元祯是渠家十七世的代表人物,其财富用“富甲天下”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为了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赶出家门,让他们自谋生路。虽然其中的一个儿子因为没有谋生技能而活活饿死,但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却在磨难中终成大器。

太谷曹家为使弟子们读书明理,提高经商才能,设有专馆家塾名为“书房院”,高薪聘请名师为教授,培养出了不少有建树的儒商,为曹家开拓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晋商庞大的家族业务不可能完全依靠家族内部的人去管理,因此他们十分注重对商号内伙计的培养并网罗天下英才委以重任。 有许多商家并不插手经营事务,而是让这些外族人来经营管理贸易活动,如祁县渠家“三晋源”票号的大掌柜武呼之、祁县何家“永聚祥”号茶庄大掌柜程绅都是这样的代表。 这种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商业做法可以更加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

山西商帮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一支在明清之际盛行于全国的商帮,很大一点源于商帮自身的较为健全的制度。 健全的制度使山西商帮能够把最多的商业资本整合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地抵御市场风险,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联号制是山西商帮为了扩大经营资本、抵御市场风险而实施的一种经营制度。 联号制的实行使山西商帮开创了我国股份制的雏形。

所谓联号制就是许多商号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由实力较为雄厚的商号统管一些实力较为弱小的商号。 这些在市场竞争中,联合起来的商号就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用现在的经营管理体制来看,这种联号制与现在的母子公司的集团制十分相似,也很像现在公司采用的事业部制或品牌经理制。 大的商号可以借此使实力更加雄厚,小的商号可以最大限度地抵御市场风险,并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得到其他商号的资助。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山西商人具有大商业才能,现代美国托拉斯式的跨国企业集团,在19世纪的中国就已经有了雏形·...”

山西商帮的联号有的是兄弟组成的,有的是父子组成的,有的是朋友组成的,还有的是乡邻组成的,是有分有合、互通有无的集团势力。这种规模很大的联号网络能够迅速在某一地域或全国范围内铺开,占领那里的市场。 他们不仅在气势上给那些单独经营的商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且还能够呼应灵活,左右逢源,构成一种商业大气候。 如果某个行业的经营发生了异常情况,通过联号制,山西商帮就可以使同一母公司下的另一行业提高警惕。

著名的曹家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上下的众多商号,采取了总号管大号、大号管小号、小号管支号的管理体制。 这样就可以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640多个分支机构进行严格高效的管理。 为了对商号加强监管,总号还经常派出专人到各地的商号巡查,使庞大的家族企业能够正常运行。

顶身股制度是晋商股份制中又一个独特的创造。 顶身股也就是山西商帮的商号除了商号出资人即东家的股份外,还包括掌柜、经理以及一些普通员工的人身股。 这些人并不用出资,而是凭借自己在商号中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股份。 因此,顶身股也被称为劳力股。 顶身股制度基本不存在什么收益上的风险,纯粹为收益股份。在山西商帮中,顶身股的一股相当于出资人银股的一股。员工们所占的股份数量因他们职位的不同而不同,基本原则是“按劳取酬”,即在商号中发挥的作用越大,获得的股份也就越多。大掌柜、经理一般占有一股,二掌柜和一些比较资深的员工根据工作年限和表现分别顶九厘以下的股份。 普通员工所占的人身股数量依具体情况而定。

山西商帮实施的顶身股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激励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每一位员工都会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商号的经营活动。 因为商号赚得的利益越多,他们分得的利益也就越多,商号业绩的好坏和员工个人的利益挂起了钩。 此外,这种制度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商号内部员工的内盗行为,保证了商业资金的安全。

一般情况下,商号内的学徒工在学徒期满后,并不能直接顶股,最少要等到商号的三个账期以后,也就是大约10年之后,才有可能被允许顶股,这10年中,他们的工作安勤勤恳垦,不能出现重大过失。10年之后,掌柜如果对这个人比牧满意,就会向东家推荐。 在得到东家和其他股东的认可后,才可以从一ヽ二厘顶起,慢慢逐步增加。 如果员工的顶身股增加到了七、八厘,就可能被提拔为三掌柜、二掌柜。

参与顶股制的员工去世后,他的家属还可以继续领取三个账期的红利,叫做故身股制度。 这种制度是商号对于员工的一种特殊人文关怀。同时这种制度也使员工更加珍视在商号内工作的机会,也更加努力工作,争取能够被允许参与顶股制。

山西商帮还在几百年的经营活动中总结出了一套严格高效的员工选拔、管理制度。 比较大的商号在选拔员工时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考试。只有考试合格后,他们才能够到商号内当伙计或做学徒。 商号内有着明确的店规,如所有员工不论职位高低、贡献大小、任职时间长短,一律不准参加嫖、赌、吹(吸鸦片)的不良行动,一经发现,即行除名。 曹家的号规就规定,凡工作出色、做出贡献者,皆可得到重奖和提拔;凡违反号规者,不管是何人,一律受到严厉处罚。

东掌合作制度是日升昌创办的。 日升昌的东家对所辖众多票号实行经理、掌柜负责制,东家聘任经理管理票号的日常事务,自身并不涉及经营的具体环节。因此,经理或掌柜的重要性就尤为明显。 日升昌十分注重对经理、掌柜的选拔,一日确定了合适人选,就会给他们极大的自由度,任其行事,对经营事务概不过问,只是在结账时,才根据经理、掌柜的汇报以及分红的多少确定经理的工作业绩以及去留。 这种东家与经理、掌柜的合作经营制度被称为“东掌合作制度”。

除了这些,勤俭持家也是晋商立足的重要因素,讲究“勤俭为黄金本”。这些经过几百年总结出来的经商之道不仅是晋商的制胜之道,就是今天也被商家们奉为成功的根本。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