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庄被孔祥熙弄下台后,孔祥熙毫不客气地自任了农行董事长,而顾翊群只是代行总经理之职,对于农民银行总经理蒋介石并不想给他。那么,到底由谁来做这个总经理呢?
经过蒋介石“三顾茅庐",叶琢堂终于1937年4月被任命为农民银行总经理。
叶琢堂又名叶瑜,浙江奉化人。据说,他早年到了上海后,得到一个姓周的富翁的信任,经管财产。周富翁临死前,儿子正在襁褓之中不懂事,于是写下一张遗嘱,将全部遗产交叶琢堂代管。这叶琢堂当年就把财产侵蚀了一大半。然后,利用这笔横财作为保证金,做起了瑞和洋行买办和交易所的经纪人。 结果,买空卖空,终于发迹。 后来,他又勾结法国人,创办万国储蓄会,大赚其钱。几年之后,叶琢堂的名声,在上海滩虽不像虞洽卿那么大,却也腰缠万贯。他把财产全变成外汇,存在外国银行。可是,他的生活却装得简单朴素,天天喝稀饭、吃盐菜,人饿得干瘦。
叶琢堂是蒋介石的奉化同乡,当年蒋介石在上海交易所时,生活一度潦倒,常常向叶借贷。蒋介石到广东投奔孙中山时,他还赠送了300元旅费。 由于蒋、叶有这一段历史,蒋介石把叶看成和郭外峰一样生死患难的恩人。
1927年,身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日夜想着夺取北伐胜利果实,但是受到各方制胁,郁郁寡欢。 他回到上海时,叶琢堂同虞洽卿献计,要他走帝国主义门路,结果蒋介石得到外国列强的资助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建立国民政府。 宁汉合流后,他又受到汪精卫、胡汉民的逼迫,被迫宣布下野。这年9月,蒋到日本,同日本帝国主义勾结时,叶琢堂派了他的女婿李叔明随同前往。
基于多年的交情,叶琢堂在蒋介石面前威信极高。 多年以来,凡遇蒋介石咆哮如雷、大发脾气时,只要叶琢堂一到,蒋的脸色顿时就改变,不论讲什么话,蒋总是和颜悦色。 蒋介石与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宋子文关系僵化时,蒋介石征求叶的意见,要他继宋子文担任财政部长。但是,叶老却表示:“我只会经商,不会做官。”
这才由孔样熙作了财政部长。
1935年冬,蒋介石又派叶为中央信托局局长。这个局长在名义上虽不如财政部长那么重要,但是,这个局是蒋介石向帝国主义国家购买军火的专门机构,因此,非蒋的亲信是决不能当局长的。而叶琢堂欣然受任,又像当年受人之托照顾幼子,夺人财产一样,对老蒋的军火款抽油水。
当时郭外峰病死,叶琢堂拒绝出任农行总经理,这一次,徐继庄出事,叶琢堂终于答应出山助蒋介石一把。
但是,叶琢堂上任不久,就爆发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爆发,战事一日比一日危急,国军节节败退,南京政府一搬再搬,叶琢堂还没来得及摸清农民银行的大致情况,就“撤退"到了香港。
在动乱中,农民银行大本营随着国民政府先从上海撤到武汉,最后又撤到了大西南一一重庆。而叶琢堂这个总经理却闲居香港,重庆一次也来去过。行里的事情全由与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有密切关系的农行常务董事周佩箴“负责”.
这个叶老重用的周佩箴本人没有什么能力,但他有个姨太太却很厉害。她名叫王恂端,外号“黑皮”,周佩箴做总经理,农行事却全由“黑皮”幕后策划,人们称她为“农行慈禧太后”。 结果,整个农民银行被“黑皮”弄得乌烟瘴气,由此也引得行内怨声四起,最后,情况反映到了蒋介石那里。为了处理这个问题,蒋介石特地打电报到香港,把 叶琢堂请来。
叶琢堂从香港飞临重庆。 蒋介石亲自到机场迎接。 结果,这位叶老在重庆巡视一番后,把总经理大权交给自己哑吧女儿的丈夫、时任农行的总稽核陈清华,请他代理自己管理银行,而他本人代拆代行,又匆匆飞回香港去了。
可是,这下乱子捅大了。周佩箴有气,被称为农行的“慈禧太后”的“黑皮”更是恼火。 于是,就设法报复。
陈清华嗜好赌博。1940年4月,正是国民党在重庆召开参政会,推行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一天夜晚,陈清华和几个“参政员”,“立法委员"正在农行赌钱。“黑皮”抓住这一时机,串通国民党特务、警察,动用了几十辆摩托车,以推行新生活运动抓赌为名,把农行紧紧包围,然后,军警们将堂堂的农民银行“当家人”陈清华带走。
第二天,陈清华从警所出来,怒飞香港,向叶琢堂告状。叶琢堂闻讯,大骂女婿不争气,接着,又致电蒋介石“辞职”。经蒋介石再三挽留,叶老仍然是常驻香港的农民银行总经理。
陈清华逃走了,周佩箴一时名誉扫地,不行了。蒋介石不得不重新启用曾被踢下台的、时任邮汇局副局长的徐继庄,让他当农行协理。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上海沦陷了。金融界的头儿们都奔到香港,徐继庄的邮汇总局也在香港办公。做为副手的徐继庄没有什么事可做,非常闲散。香港做投机的条件很好,是一个国际性的投机市场,徐继庄下海之后,非常地勇猛。他的赌注押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里面。徐继庄并不内行,对于各种消息,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都很陌生。 但他却不 肯示弱,又想出奇制胜,把全部资金押在空头上。这时国际局势一天天紧张,美元也逐!步地在贬值,而与战争有关的工业股票不断地上升。 结果,他很快周转不过来了。如果没有当时农行香港处主任移用公款暗暗地援手,他是要跳海自杀的。 幸好徐继庄及 时刹车了,不然,连这个农行港处主任也 得跟着去跳海了。因此,他们成为了生死之交。在这位主任的劝告下,他离开了香港这个“是非之地”,长住重庆。
孔祥熙确是想去掉叶琢堂。 去 叶之后,知道 并不可能马上把农行总经理的位子搅过来,于是,分二步走,欲擒故纵。同时,他估计到徐继庄是个扑灯蛾,迟早会自焚的。 事实确没有使孔失望。 徐继庄上台之后,喜怒无常,特别是对从前跟他做事的旧人, 时加呵斥,大家禁若寒蝉。这时虽不断地通货膨胀,但对外还是百般地掩饰,徐继庄自以为高瞻远瞩,独断专行地定印500元的大票。这个消息骇人听闻。孔祥熙又利用英美在法币平准基金委员会的势力,制造舆论,顺手轻轻地把徐一推,便使得他又无法再留下去。
因为蒋介石既慑于英美的舆论,又有宋美龄、孔群熙对他说短论长,幸好,他知道徐继庄对自己是忠实不二的,于是,调徐为邮汇总局局长,第二次的上去下来,徐继庄前后不到6个月。
谁知,徐继庄受这一次打击后,更有恃无恐,以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了两次踢下台来的经验,头脑里只剩了一条路-一搞钱,并向这条路疾进。
徐继庄做了局长,他办邮汇局,和清末时代办厘金卡子一样,各分局!先分任务,然后按规定的定额上缴,一等局多少,二等局多少·....,定额缴I不上了,调降辞职,于是,各分局放款暗中加息,汇款暗加巨额手续费,这种明目张胆的做法,对金融业来说,倒是个创举。
另外,他还大量运用库款搞投机。 日寇投降后,物价狂跌,徐继庄投机,结果亏空公款很多。其间,他曾做了一船美国的剩余物资,价值几十万美元,结果又上了当,其中如血浆一类的东西,已经变质,等于废物。 事后,在重庆各方面进行揭发,报上长篇登载。有一次,蒋介石在“四联总处”会后,看到徐继庄,回头问道:“你的事弄清了没有?”
徐继庄连声说:“弄清楚了,弄清楚了。”
蒋介石说:“喔!喔!那很好。”
其他人听到后,都暗暗好笑。
邮汇局在徐继庄的经营之下, 拖到1948年实在开不了门了。 徐继庄只好潜逃香港,上船的时候,他乔装一个西洋妇人。潜逃之后,蒋介石勃然震怒,亲自下手令通缉,限期必须捉抓归案。结果,去办引渡的人和徐继庄在香港对簿公庭,双方被骗去不少的钱。 徐继庄仍徜徉香港街头,除出丑丢脸之外,也没有失去什么。
这是后话。
农民银行总经理叶琢堂在美国病故,死讯传来后,蒋介石痛哭流涕,如丧考妣,像当年哀悼郭总经理一样写手令从农民银行拨付款项“代送"叶琢堂家属,但是,这一次,他比上次出手更大方些,上次是2万,这次是美金10万元。
叶琢堂病死后,总经理一位由董事长孔祥熙推荐由顾翊群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