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的争斗戏剧般的和好

2019-12-1611:46:14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的争斗戏剧般的和好已关闭评论

1945 年 10月 23 日,陈果夫被任命为农民银行的董事长。11月 1 日 ,陈果夫宣布就职,在就职仪式上,农行总经理李叔明向大家宣布:“孔董事长因身体曾经割治,尚未复元,故辞去董事长职务,以便休养.现在本行董事长一职,由党国元老陈果夫先生继任.”

然而,“党国元老”陈果夫的这一董事长之位却来得并不容易。是他经过与孔祥熙几番较量才戏剧般地获得的。

“党国元老”陈果夫却并不是一位平常人物,他尽管还只有50多岁,能成为“元老”级的人物,一则因为他是当年沪军都督、蒋介石的恩师陈其美的亲侄儿,又是当年与蒋介石、戴季陶等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投机买卖的合伙人,而且从1927年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以来,与弟弟陈立夫在国民党中权势炙天,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称,形成所谓的CC派,为民国四大家族之末.

陈果夫与蒋介石交易所投机破产失败后,虽然不再涉足金融界了,但是一直“从政”的他却对金融事业情有独钟.1933年,陈果夫被蒋介石任命为江苏省主席后,开始直接插手江苏农民银行。但是,仅仅一个省农民银行远不够陈果夫解渴,于是,他和CC系的骨干们,设想自己办一个银行,与农民银行平分秋色,甚至架空农行. 结果,他们一起策划了一个“土地银行”。二陈手下亲信肖铮等人出头,到处游说鼓吹。随后,陈果夫也自己出面,以“促进土地改革,实行平均地权,活泼农村金融,改善土地利用”为口号,向蒋介石请愿。但因这时农民银行势力强大,因此,多方面群起反对,土地银行的方案胎死腹中。

但是,1940年初,蒋介石手令在农民银行设立土地金融处,办理土地金融业务,由CC系人物处理该处业务。陈果夫终于在农民银行捞到了一块业务地盘。 在这样的“好”形势下,5 月,农民银行宣布改组扩充,变为董事长制及总理处制。经过陈果夫的一番活动,终于打开了农民银行的大门。按蒋介石的预先通知,陈果夫将出任农行常务董事。然而,5个月后正式宣布董事名单,他的叔父陈其采为常务董事,而他本人仅为董事。陈果夫吃惊之余明白这是董事长孔祥熙背后耍鬼的原因。

在董事会就职仪式上, 满面春风的农行董事长孔祥熙向与会者介绍说:“陈果夫先生是对办党特别有研究的人, 加人农 行,是农行的光荣。”在致答词时,陈果夫马上予以反击:“我曾经在金融界,不过落伍了约20年之久。

孔祥熙这才明白,陈果夫这个办党务的人,对于金融事业早有研究,决非外行;陈果夫将是与他竞争农行宝座的惟一对手。不管怎么说,陈果夫既已插足金融界,便不会不出手了;不久,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成立了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蒋介石以农行理事长身份担任该处主席。孔祥熙是该处副主席。鉴于陈果夫对农业金融的兴趣,蒋介石任命陈果夫为四联总处“农业金融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专门负责设计扩大农货、统一农货的工作。

可是,对金融颇有研究的陈果夫很快就看出农民银行的局限,认为它光靠银行金融难以迅速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介乎于金融、商贸之间的机构从事各项活动,尽其所能,才能迅速聚积资本。于是,1943年,他向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出“复兴农业法”方案,重点建议设立“农民通融公所”。

在这个新的金融机构中,“取银行、钱庄、典当、信托各种金融之长,而去其短;或即在此新制度中,包含各种原有制度"。 这个议案,导致了以后中央合作金库的建立。

抗战期间,孔氏家族利用其地位,肆无忌惮地进行投机走私活动,大发国难财,颇有民愤。为了取孔祥熙而代之,陈果夫指使CC系于1944年策划掀起了对于农民银行信托部的指控,结果,以致监察院出面,提出弹劾农民银行信托部贪污舞弊案。但老奸巨猾的孔祥熙安然渡过了危机。但是1945年,他因为鲸吞美金公债案再也坐不稳交椅了。

在该案始发时,陈果夫也风助火势,力捣孔氏。但是,后来他看到政学系俞鸿钧在这一过程中,获利最大,当了财长又兼中央银行总裁,搞得不好,会将所有的肥缺都会收人他的囊中,CC成为水中捞月的猴子。于是,陈果夫又指使手下改换策略,由倒孔而反过来拉孔,多处为孔祥熙说话、打圆场。

孔祥熙见陈果夫的一班人并没有落井下石,倒对他感激涕零,于是决定将农民银行让与CC系.1945年9月11日,蒋经国奉父亲之命,征求陈果夫的意见:“能否担任农民董事长?”

陈果夫欣然答应:“可以。”

中国农民银行于是有了陈果夫这样一位董事长。 但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既是“一条线上的人”,又相互妒嫉,陈果夫当了农民银行董事长后,蒋介石并不放心。一天,蒋当着陈果夫和李叔明的面说:“农民银行的事,你陈果夫都可以管,但人事你不能管。 农行的人事让李叔明管。”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