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不是万岁,也不是一岁

2019-12-1611:32:53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不是万岁,也不是一岁已关闭评论

中国农业银行自 1951 年建立后,几经曲折,两次组建两次被撤销。 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事关国家的大局。1963年,中国农业银行再一次成立。这一次农业银行成立与前几次一样,仍是出于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我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是在“摔”了“大跟头”之后的一个重大举措。

1957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撤销后,全国即进入大跃进时代,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吃大食堂。在“赶超英美”的口号下,全国上下土法上马,大炼钢铁,结果,地里庄稼没人收,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破坏。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生产的问题立即引发国民经济出现困难,首先粮、油、副食品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出现供应不足,紧接着,全国范围缺粮。

1959年春夏之交,湖北、河北、广东三省省委向中央报告:湖北省从春节到4 月下旬,闹粮之风此起彼伏,粮食情况十分紧张;拥有200多万人口的武汉市,出现了粮食供应不上的情况;河北省30多个县缺粮,情况严重的达到10个县;广东省的形势更严重,全省城镇库存粮食只够几天之用。

6月份,形势全面紧张。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和工矿区供应的粮食,都是随调随销,许多地区挖空了库存,全国范围内已几乎无粮可以周转调运。食油的供应也很困难,许多城镇出现脱销。中央不得不作出决定,在6到9月的四个月时间内停止对农村的食油供应。

粮、油、副食品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供应紧张,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全国农村普遍出现了饿饭、逃荒、浮肿甚至死亡等现象。河北省的馆陶县,仅到邯郸一地逃荒的就达13000多人。云南省有大批农民因饥饿而浮肿。

进人1960年,自然灾害频发,中苏关系恶化,全国经济形势继续恶化。5月份以后,各应调出粮食的省只调出计划的一半,而粮食销售量却大大增加。5月28日,中央发出关于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指出:近两个1月来,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省调入的粮食都不够销售,库存几乎挖空了,如果不马上赶运一批粮食去接济,就有脱销的危险。这时各地的库存粮食能够销售的时间,北京为7天,天津为10天,上海几乎已无大米库存,辽宁也只有8天左右。6月6日,中央发出了<关于为京、津、沪和辽宁|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 并且,政府不得不制定一系列非常措施。

7月底,全国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紧张,各地已经实行饮食业凭粮票供应的办法,不久,用蔬菜代替粮食的思路也提了出来。在这种危情下,毛泽东宣布带头不吃肉,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1960年与1961之交,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开始对全国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恢复与调整中,农业经济的恢复,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但是,这时农村面临的问题很多。为了切实解决农业经济间题,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毛泽东组织了三个调查组,分赴农村进行调査研究。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也深人农村调查。 随后,在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制定了《农业六十条>等一系列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渡过难关的方针政策。

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停办食堂,国家确定1962-1964年为贯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并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为此,国家对农村和支农的资金开始倾斜。.

随着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的落实,问题马上又出现了。

在这时,指挥公社属下的生产队用钱的部门有好几个。对于支农资金,农业部门要搞机械化,水电部门要办电、兴建水利工程,林业部门要造林,各个部门都来安排,各争席位,都从自己需要的角度出发,强调本部门的事重要,这就容易资金发生分散使用的情况,一旦资金不够就会出现半截工程,资金过多又造成资金浪费。1962年秋天,湖南省南县有个公社党委书记,要挪用2万元短期农贷购买抽水机。 按照规定,这应当用长期农贷资金,银行营业所不同意。公社党委书记说:“是公社党委当家,还是营业所当家?”

结果,官司打到县委。

另外,社队对国家支援农业的资金是“多要、少管、不还”,有的是“敢借、敢花、敢不还”和“短期变长期,长期变无期”,进行废债,使农业贷款不能按期收回。个别人甚至说:“什么长期贷款、短期贷款,什么财政的钱、银行的钱,都是国家的钱!”

因此,解决农业资金的统筹管理势在必行。

196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大区财办管金融工作的领导同志、部分主管农业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各级银行和部分信用社干部。会议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和副总理谭震林在大会上作了重要指示,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

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管好用好农业资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按政策、按计划、按制度管好用好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三项具体措施。

首先,各级人民委员会特别是县一级人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农业资金管好用好的统一领导。

其次,依靠广大社员群众的监督。 收支计划和每项大宗开支,都要经过社员群众讨论通过;要定期公布账目,让社员真正参加财务管理。

再次,国家支援农业的资金,必须充分发挥银行和信用社的作用。为了使农村金融工作部门成为党政领导农业生产、 管好用好农村资金的得力助手,真正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中发挥作用,7月份,财政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务院建议建立各级农业资金小组,加强农业资金管理.具体方案是成立各级农业资金小组,中央一级以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为主,由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国家计委、农业部、水利电力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参加。 省、专、县各级,在主管农业的党委书记和省长、专员、县长的领导下,由农林办公室、财贸办公室、计委、农林、水利、财政、银行、商业、供销社等有关部门参加。 各级农业资金小组,再设立办公室,办理日常工作。各级农业资金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各有关部门管好、用好国家直接支援农业集体经济的资金。

国务院认为这个意见甚好, 同意财政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 行建议和报告的。随即,财政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各级农业资金小组加强农业资金管理的方案在全国开始推行。然而,工作实施后,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中国农业银行就在孕育中了。

10月,国务院召开第136次全体会议,在周恩来总理建议下,决定再次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决定>,决定中国农业银行为国家设立的专业银行,并且是国务院的一个直属机构,办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拨付和贷放。

中央要求立即进行筹备工作,力争在1963年内把农业银行各级的机构建立起来。

1963年11月12日上午,第三次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李先念、邓子恢两位副总理出席了成立大会。

在大会上,李先念、邓子恢都讲了话。

会后, 有人怀疑农业银 行能否长期存在,问李先念:“农业银行是一岁,还是万岁呀?”

李先念回答说:“不是万岁, 也不是一岁, 要看今后工作做得怎么样。”

就这样,中国农业银行第三次诞生了。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行长胡景沄,副行长袁子扬、陈穆。 总行仍在西交民巷27号的大清银行旧址办公。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