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是一座精心设计的环保智能型建筑,是一个优美而讲求高科技的杰作。
瑞士再保险塔位于英国伦敦“金融城”,绰号“腌黄瓜”,是一座玻璃外观的尖顶摩天大厦,也是福斯特勋爵名作之一。这个子弹模样的房子,盖在伦敦内城,也就是伦敦金融城的中心地带,由赫赫有名的福斯特勋爵(Lord Norman Foster)设计,就盖在他老人家业务上最大的竞争对手罗杰斯勋爵(Lord Richard Rogers20)年前设计的劳埃德大厦(Lloyd’s Building)旁边。
2004年建成开业,引起了伦敦市民的相当矛盾的兴趣。“腌黄瓜”,位于伦敦圣玛丽阿克斯大街30号的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高179.8米,楼层有50层,螺旋式外观,获得2004年的RIBA斯特林大奖,被誉为21世纪伦敦街头最佳建筑之一。
那么瑞士再保险公司主要是从事什么业务的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瑞士再保险公司恐怕还没有它的办公大楼伦敦塔出名,但是在金融界,瑞士再保险公司却是声名显赫无人不知。瑞士再保险公司于1863年成立于苏黎世,现有员工(全球范围)约9000人,苏黎世总部有2500人左右,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设有70多家办事处。公司总资产达1426亿瑞士法郎(约合8556亿元人民币),其核心业务是为全球客户提供风险转移、风险融资及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
瑞士再保险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再保险公司之一,亦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寿与健康险再保险公司。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经营再保险业务,并设有三个主要的业务部门:财产及意外险部;人寿与健康险部;金融服务部。
目前瑞士再保险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世界领先的具有雄厚财务实力和偿付能力的再保险集团企业,并被公认为是风险转移组合最多元化的全球再保险公司,跻身于世界四大再保险公司之列。瑞士再保险的人寿与健康险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经营人寿与健康再保险的子公司,其保费收入约占集团总保费收入的30%。瑞士再保险集团的另一部分——瑞士再保险新市场部向顾客提供非传统的风险转移方式,如对巨灾和大规模的风险提供承保服务。
在140年的商业旅程中,瑞士再保险只遇到过两次“险情”。一次是上个世纪初的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共造成500人死亡,2.5万间房屋被毁坏,导致瑞士再保险削减当年的红利;第二次,则是美国9·11事件引发的巨额保险赔付,更主要的是世界资本市场的整体大萧条,让瑞士再保险在2001年和2002年相继发生1.65亿瑞士法郎和9100万瑞士法郎的亏损,以至于不得不有史以来第二次削减当年的红利。但是也许正如另一句中国的古话“祸兮福之所伏”所言,2002年以及2003年全球保险市场的高速反弹,也让瑞士再保险“有惊无险”迅速地恢复了元气。
瑞士再保险公司一度股价高达每股92美元,由于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并宣布将消减部分银行业务,关闭部分金融市场包括证券交易业务。截至2008年12月31日,瑞士再保险公司的股东权益资本估计为190亿~200亿瑞士法郎。2008年1月23日沃伦·巴菲特收购瑞士再保险公司3%的股权,并管理其财产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部门的部分业务。依据协议,巴菲特掌控下的这一投资工具将在今后5年内承担其财产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部门20%的保险责任。而到了2009年2月5日全球保险巨头瑞士再保险宣布,公司2008财政年度预计亏损10亿瑞士法郎,将从美国知名投资者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获得30亿瑞士法郎(合26亿美元)的注资。
巴菲特的注资提高了瑞士再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这也将帮助他们继续赢得客户的信任。
瑞士再保险公司对中国市场非常感兴趣,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将是开放最彻底的一个领域。外资再保险公司可以在华设立全国性分公司,没有经营地域和业务范围的限制。中国还承诺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4年内逐年降低法定再保险比率,直至最后取消法定再保险。
在外资巨头没有进入之前,中国只有一家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而现在,瑞士再保险都已经实质性地进入了中国市场,角逐这块全球最热市场的号角已然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