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执行官弗雷德爵士是一位电工的儿子,出生于格拉斯哥郊区的佩斯利。在他的领导下,苏格兰皇家银行在收购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是一家拥有骄傲传统和较小资产负债表的银行——1727年,该银行获得了乔治一世国王颁发的皇家特许。但当竞争对手苏格兰银行向规模更大的Natwest发起敌意收购时,弗雷德爵士受到触动,觉得应该作出回应。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竞购战,苏格兰皇家银行最终胜出。这笔交易让苏格兰皇家银行一举跻身银行业顶级阵营之列。它还让弗雷德爵士得以发挥自己的强项,由于在担任规模较小的克莱德斯戴尔银行首席执行官期间在削减成本方面的成功,他得到了一个绰号:“剪刀手弗雷德”。通过亲自负责苏格兰皇家银行承诺的111项成本削减计划,弗雷德爵士节省下来的成本超出了该银行的预期。投资者为此欢欣鼓舞,该银行股价随之飙升,这为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英国保险集团和美国零售银行美隆金融公司扫清了道路。
作为一家国际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建于1727年,总部设在英国的爱丁堡,是英国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经过自身不断地发展和收购,到1969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成为拥有700家分行、40%当地市场份额的英国苏格兰地区的最大银行。该银行在英国的法人、个人及海外银行业中排名第一,在零售银行业及私人汽车保险业中排名第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在英国和爱尔兰拥有2000多家分行,服务于1500多万客户。
在2000年以前,苏格兰皇家银行还是一个总部设在英国北部城市爱丁堡的地区性银行,在世界银行排名中处于200名以后。但到2004年6月30日时,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资本市值已达到了490亿英镑,总资产增加到5190亿英镑,使该行成为拥有2200万客户和12.5万名员工、AA信用评级、英国和欧洲的第二大商业银行,世界上排名第五的大商业银行。从苏格兰皇家银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该行虽然是一个百年老店,但它的观念和思想并不保守,它不仅能够及时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且还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1969年,苏格兰皇家银行通过兼并苏格兰商业银行,使自己成为苏格兰地区最大的商业银行;20世纪80年代,它先后创立了汽车保险公司、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使苏格兰皇家银行成为英国最具活力的银行之一;20世纪90年代,它通过后台业务集中处理工程的实施,不仅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提高了该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000年2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一举成功收购了比自己资本规模大3倍的国民西敏寺银行,使苏格兰皇家银行完成了跨入世界著名商业银行的关键一步。由于该项收购涉及金额达210亿英镑,创下了英国历史上银行业收购的最高金额记录。我们从这次成功收购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勇气、智慧以及创造性和执行力。
实际上,最早提出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的并不是苏格兰皇家银行,而是英国另外一家位于苏格兰的地区性银行——苏格兰银行。苏格兰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共同特点就是资本规模较小,但经营管理非常好,费用收入率特别低。在1993年至1998年的5年间,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费用收入率由原来的56%下降至52%,苏格兰银行的费用收入率则一直保持在48%,而同期国民西敏寺银行的费用收入率则由66%上升至68%。因此,两家银行都认为,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将为自己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拓宽空间。
起初,两家银行准备共同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但由于在收购流程及收购成功后的管理等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苏格兰皇家银行决定单独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作出这一大胆决定后,该行通过自上而下的收购总体益处分析、自下而上的分业务线盈利测试及管理人员能力分析,提出了一套发展战略清晰、操作细节可行的收购方案。由于收购方案准备得充分、详细、可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不仅在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的竞标中一举获胜,而且在收购成功后,收购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如领导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内部风险控制、报告制度、绩效评估等)迅速到位,并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完成收购后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实际成本降低额和收入增加额均远远超过了收购前的预期。
苏格兰皇家银行在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后,在公司和金融市场等服务公司、机构客户的业务方面,实行的是统一品牌战略,即将原来国民西敏寺银行的公司与机构业务统一用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品牌;在零售业务方面,为了减小对国民西敏寺银行原有个人客户的震动,在实现了零售业务产品统一、财务统一、风险管理统一的前提下,实行了多品牌战略,即保留了原国民西敏寺银行零售业务的品牌,形成了独特的多品牌零售业务架构。
但是在2008年,由于信贷和金融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苏格兰皇家银行在2008年全年出现70亿到80亿英镑(约118亿美元)的损失。如果算上商誉损失,亏损可能增加150亿到200亿英镑,后者主要与该行对荷兰银行的收购交易有关。
这也意味着,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累计亏损总额可达280亿英镑,约410亿美元,一举创下有史以来英国公司年度亏损的新纪录。此前,这一不光彩的纪录由电信巨头沃达丰保持,后者在2006财年遭遇了220亿英镑的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