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金属货币占据市场的时间十分久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步演进,人类使用的货币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日益精确。
历史上,为了使用起来更方便,人们将金属制造成便于携带、交易和计算的“钱”,于是这种人为铸造的货币就有了一个“面值”。而“面值”的出现,也使铸币内在的某种金属含量产生了与面值不同的可能。比如,一克黄金铸币的实际含量可能并不是一克,人们可以加入一些其他低价值的金属混合铸造,但它仍然作为一克黄金流入到市场交易中。
相同的面值,不同的实际价值。久而久之,在买卖中,货币交易自然会出现失衡的现象。16世纪,英国就有过一次“驱逐”良币的历史。
16世纪,英国商业贸易已经相当发达,在贸易流通中,玛丽女王统治时代铸造的一些价值不足的货币,便出现了货币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大都会将足值的货币贮藏起来,或者熔化或者流通到国外。这样,最后流回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劣币”,英国由此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于是,伊丽莎白女王接受格雷欣建议,恢复英国铸币的足够成色,以免足值铸币在贸易中被不足值铸币 “驱逐”到国外。
在16世纪,英国这场沸腾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后被经济学家称为“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则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即:贸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真伪的了解情况并不一致,如此,劣币持有者很轻易便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良币的持有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承受了损失。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在这里,与良币相比,劣币自然就成了“次品”,也就是美国俚语中“柠檬”。2002年,阿克洛夫凭借其于1970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这篇论文中,“柠檬市场”指的就是次品市场。
柠檬市场也称阿克洛夫模型,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信息时,柠檬市场会出现,低质量产品会不断驱逐高质量产品。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按照常规理解,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应该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应该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有时,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并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二手笔记本市场模型”可以形象地解释这种现象。
假设有一个二手笔记本市场,买电脑的人和卖电脑的人对笔记本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买家只能通过笔记本的外观、介绍和简单的性能测试来了解笔记本的质量信息,而这却是很难准确判断出笔记本的质量好坏。因此,对于买家来说,在买下二手电脑之前,并不知道哪个电脑质量好些,他只知道市场上笔记本的平均质量。
当然,买家是知道市场里面的好笔记本至少要卖6000元,不好的笔记本最少要卖2000元。那么,买电脑的人在不知道笔记本质量的前提下,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出价,也就是4000元。但是,那些质量很好的笔记本的卖主就不愿意了,他们的笔记本将会撤出这个二手笔记本市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卖家。如此反复,二手笔记本市场上的好电脑将会越来越少,最终将陷入瓦解。
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传统的市场竞争中得出的“优胜劣汰”结论便被瓦解,“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就随之发生。其实,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柠檬”市场无处不在。
比如,在学校里参加一次考试,很多人为了得到奖学金,请大家出去吃一顿不惜作弊来实现自己拿奖学金的愿望。当这样想的人多了,作弊的人数也随之增加,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整个班级或者年级取得高分的人偏多。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学校只好确定一个较高的发放奖学金的标准。结果,一部分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而没有作弊的学生却失去了评比的资格优势,没有努力的学生反而轻易跻身到候选人中。认识“柠檬”现象,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免受其害。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