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上帝”学业中断
刘鸿生,原籍浙江定海。 定海在明清的时候属宁波府管辖,故他也称自己是宁波人。 1888年,刘鸿生生于上海,父亲刘克安是上海至温州的一艘客轮上的总账房,月薪颇高,家里的经济情况很好。
刘鸿生7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亡故。 父亲一死,家里一下断了收入,加之又没有多少积蓄,从此一家十多口人的生活成了问题。
刘鸿生天资聪敏,外表俊朗,祖母很是宠爱他,多年来母亲和全家人, 就是吃尽苦头, 也一直供养他上学。
在圣约翰大学学习期间,刘鸿生刻苦攻读,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受到老师和校长的青睐。 有一天,刘鸿生被校长叫到办公室,校长亲切地告诉他,由于他的成绩好,他们决定送他去美国,接受牧师的培训,四年以后回国做牧师兼英文教员,将来月薪丰厚,还有洋房一幢。 这在当时,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连宋子文那样的学友也认为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可是回到家里,母亲和兄妹坚决反对,原因是当时牧师和国内民众经常有冲突,牧师被打死屡见不鲜, 刘母要刘鸿生马上去回绝校长。
第二天, 当刘鸿生把母亲反对的意见告诉校长时,洋校长勃然大怒,他根本没有想到一个贫困的中国学生会拒绝他。 于是他以"背叛上帝"的名义立即将刘鸿生开除,这样,才大学二年级的刘鸿生不得不含泪离开了学校。
而凭他的家境,读一个月有10元补贴的教会大学已很艰难,更别想进入其他的大学了。 刘鸿生回到家里,全家人都惊呆了,他们除了流泪,再没有其他办法。
为了维持自己和全家人的生计,刘鸿生开始外出找工作,起初,他在上海一家英租界的巡捕房作翻译。 那里的薪水太低,无法维持一大家人的生存问题,后来他又经过熟人介绍,去了英商开平矿务局当推销员。
从此,刘鸿生走上了艰难的经商道路,走上了布满荆棘的民族工业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