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行竞争对手的眼中,她是一个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女老板;在公司员工的眼中,她是一位和蔼可亲、宽严有度的知心大姐;在年迈的母亲眼中,她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孝顺闺女;在丈夫和孩子的眼中,她是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
作为江苏投资联盟唯一一位女性当家人,江阴市工商联会长、江阴利安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丽泰在多种角色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着,而这一切均缘于15年前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
1991年,内地招商引资的浪潮汹涌而至,黄丽泰一个正在国外就职的妹妹也是跃跃欲试,并很快找到几个外方合伙人,试探性地与江阴的一家企业合资开办了江阴风华服装有有限公司(利安达的前身企业),总经理由中方派人担任。
然而由于市场判断失误,这个四五十人规模的小厂,一年后就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为了给外方一个合理的交代,再加上当时的江阴还没有几家合资企业,政府需要为招商引资树立几个成功案例的典型代表,于是寻找合适的中方总经理成为当务之急。
在经过对几名候选人再三斟酌后,江阴地区政府找到了黄丽泰,希望她能出面担任总经理一职,改善该厂经营状况。
然而那时的黄丽泰还是当地某医院的一名心脏内科的主任医生,既不懂公司经营运作,也不了解服装行业。 而且,她还想在医学领域有更深一步的造诣,于是黄丽泰拒绝了政府的邀请,但当地政府似乎认准了中方总经理人选非黄丽泰莫属,几次上门与黄丽泰沟通交流,最终她被政府的真情所打动,再加上考虑到自己要去解救的是妹妹的企业,黄丽泰终于决心走马上任。
诚信重于利益
然而到了这家服装厂,眼前的状况比黄丽泰想象的还要糟糕,“没有资金、没有市场、没有人才,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破破烂烂”,但既然接手了这家工厂,就要面对一切,好在黄丽泰的心态很好,“我不急于赚钱。我先研究了这个企业的情况,把企业的人、财、物关系理顺,然后再去找市场。 ”
虽然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黄丽泰坚信:“做企业就像行医一样,无外乎'望闻问切',找到病症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何况比较起人体的精密、复杂来,企业要容易下手得多,一个方法行不通,大不了用另一种方法从头再来。”
市场在哪里?
在经过对多国的服装市场考察后,黄丽泰发现,开拓休闲服装市场将是自己企业生存的唯一出路。于是,黄丽泰把目光锁定在思想比较前卫的日本休闲服装市场上,而且专找日本的丸红、丰岛等大公司合作。
“那时,日本这些大公司是不会与中国的小公司直接做生意的,它必须通过外贸公司做。 但我后来发现,我们之间的利润,几乎全部被外贸公司拿走了,剩给我们的微乎其微。”
思来想去,黄丽泰断然决定把外贸公司这个环节拿掉,直接与日本公司做生意。,于是,黄丽泰拿着工厂做出的样衣,隔三差五亲自送到下榻在上海虹桥宾馆的日本客商那里。
然而由于名不见经传,日本客商对于黄丽泰根本不屑一顾,甚至经常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黄丽泰回忆,当年约好与日本丰岛公司见面洽谈合作,然而到了上海之后,丰岛公司却打发了一名工作人员来搪塞黄丽泰,“我们老板说了,我们不可能与你们这些小公司合作,请你以后不要来了。”连日的奔波不仅没得到任何认可,反而被一个服务员轻易打发,黄丽泰觉得“仿佛牵着风筝的那根线突然断了”,委屈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但她知道,放弃只能意味着失败,而只要坚持就有成功的希望。于是她继续一次次往上海跑。有时过去没有碰着人,便放下样衣再匆匆赶回江阴,最终,黄丽泰的诚心和执著感动了丰岛公司,他们试探性地给黄丽泰下了一张10万美元的订单。
10万美元,对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工厂,对于那四五十名工人,犹如救命稻草,十二分地珍惜,“大家那时都很兴奋,这毕竟是我们的第一笔单子啊,虽然我们人不多,也缺设备,可大伙都非常卖力,没有人喊苦喊累的。”
黄丽泰至今还记得当时全厂上下热火朝天赶工的场景。 最终,这批产品以它的高质量得到了一向要求苛刻的丰岛公司的满意。 从此,利安达开始了与日本丰岛公司长达14年的合作。
“我们与其他的合作伙伴最多合作了5年,唯一与利安达合作了14年,而且还将合作下去。”日本丰岛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这样说。 而这之间的奥秘则从黄丽泰的一番话语中可以找出答案,“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要讲诚信,而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 适当的利益我是要的,但不能超过一定的度。
超过了这个度,就会损害合作方的利益。 而双方合作是讲究双赢的,如果对方得不到利益,就难以继续合作”。 也正是这一点,为黄丽泰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利安达的日本客户,从1个变成了4个、8个、20个,现在已经发展到30多个,每年的业务额达到5000万美元。
黄丽泰让利安达闯出了名气,利安达也让黄丽泰拥有了诸多荣誉江苏省人大代表、江阴市工商联合会会长,等等。
打造百年企业
经商又从政,在内地民营企业家中也不乏先例,但怎样才能摆正两者的位置,也是人们一直议论的焦点。“一个企业家从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分清主次。 我认为我的主要职责是做好企业,只有这样,社会和各级政府才认可我,才会把我一步步推向现在这个位置上。”
黄丽泰认为,自己是代表非公有经济的力量走上参政议政的舞台。“当然,我走上这个舞台后,就有一个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的问题。 一个企业家必须要提高自己参政议政的能力。 因为一个国家的强大,必须要有企业家的参与。
那么企业家在创造财富过程中,他必须要提出他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有关政策的问题和意见。 如果企业家不参政议政,那么政府出台的有关经济的政策就很可能没有更多现实意义。”
正是基于此,黄丽泰在把企业经营好的前提下,去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然后再通过学习,把握这些东西,反过来应用到自己的企业里去。
2001年,她创建中泰富绿色环保有限公司,致力于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及综合利用、荒坡地快速绿化工程、环保高科技的开发与推广,并取得了国家发展计划部的领导的全力支持,现在荒地复绿工程已在全面实施。
2002年,黄丽泰确立了“国家增税、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三大奋斗目标,把支持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作为利安达在快速发展中优先考虑的战略。 她力排众议,断然决定出资收购陷入困境的高邮服装厂。 此举不仅解决了1000多名员工的就业问题,增产增收,而且树立了民营企业收购国企的一个示范性标杆。
2002年,黄丽泰抓住国家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的大好时机,成功跨进公共事业。 投资1.1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江阴管道燃气公司,组建了江阴天力燃气有限公司,随后又陆续投入3.8亿元人民币用于管网建设,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引进新疆天然气的单位。
2004年,黄丽泰在靖江创建的靖江天力燃气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业,由此完成了由单一服装生产向朝阳性产业集团发展的重大转变。
2005年,黄丽泰在通州全额收购通州市百一店,由其改建后的太平洋购物广场和富尔豪大酒店,成为通州市服务业的明珠。
就这样,经过黄丽泰10多年的苦心经营,利安达集团目前已经成为集贸易、服装、房地产、管道燃气、生化垃圾处理,以及环保工程、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司。 其中的主业服装业已形成服装面料织造、染色、成衣加工三大基地,年生产能力为面料1000万米、各类休闲服装1500万件(套),90%以上产品销往日本、欧美市场。
按照黄丽泰的话说:“利安达已经走过了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时期,从制约企业发展的天花板上探出头来。”对于利安达现在五头并进的局面,黄丽泰却不知足。“利安达将来的定位就是走国际化路线,这是一条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而未来10年,我要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如何打造百年企业的研究和思考上,以奠定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