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掌管中国财政金融大权,却弄得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1940年,孔祥熙在四联总处训话,对人们抱怨大肆不满,说:“大家都说现在的物价贵,公务员薪水低,人不敷出,我看不见得。 这几年抗战,物价涨得并不多,我家里伙食费每天三块钱,十几个人吃饭,小菜很好。你们收入也不少,怎么老是有人叫苦,说不够用呢?”
原来这位美国奥勃林大学出来的经济博士,有时也在家里算小菜账,副官知道他的习惯,每天让人照他主观想象的物价来报账,实际上此时三元钱别说十几个人吃不够,就是一个人吃一餐普通客饭也不够。孔夫人的高招是:他家每天拿二元出来买菜,不够的会由中央银行等机关里开支。堂堂中央银行的总裁连三元钱买多少东西都不知, 还以此来训斥他人,成为天下奇闻. 然而,更大的笑话还在后头。
昆明中央银行分行经理孔祥勉,是山东曲阜孔八府的,孔样熙认他做堂兄弟。
其实,孔祥熙和孔圣人,一个在山东,一个在山西,相隔几千里,虽是ー个“孔”字姓,可是他哪是什么孔圣人的后代?当初孔样熙为了博得洋人的青睐,自称是“圣人”孔丘的嫡系后代,在华美公学和潞河学院风光一阵。 可是,在山东曲阜孔氏家庙里保存两千多年的孔氏家谱中,并没有他这支世系。 当上中央银行总裁后, 他马上拉拢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孔祥榕,和孔丘的奉祀官“衍圣公”孔德成,收买了一些孔氏族长,为他篡改重修孔氏家谱,经过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太谷县孔家的家谱改头换面,推溯到明末清初,说因为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曲阜有一房孔氏子孙迁到山西太谷县落户,才有他家这一系。以后孔祥熙就宣称自己是第七十五世“孔丘公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子孙。1941年孔子的嫡系七十五代孙孔祥勉去重庆。 临走时,孔祥熙 很关心他的生活,说:“你这几年很辛苦,孩子多,没有什么钱,我现在送你一点钱。”
然后,他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本中央银行支票,开了一张500元的支票送给孔祥勉。孔祥勉拿到手一看,大为惊讶,因为500元在此时只能买20斤米。但是,他不好意思拒绝“堂兄”的一片好心,只好收下,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