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秋,周作民在上海受到蒋经国的威胁,气忿潜去香港。 到达香港后,他通过民主人士的介绍,同在香港的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负责人潘汉年取得了联系。
其实,周作民与共产党早就有过联系。
陈伯流原在香港一家报馆工作,是地下党员。日军占领香港后,他在香港呆不下去,辗转返回内地。 到达上海后, 旧友介绍他去中国经济研究会任职。 中国经济研究会就是由金城银行资助的,理事长是周作民,吴震修、李升伯等人任理事。
陈伯流最初任研究部研究员,因写过一些有关经济方面的文章,周作民于是提升他为研究部主任。
陈伯流平时去研究会上班,除了各自写文章或搞调查外,同办公室的经常在一起聊天。 当时,上海在日军的统治下,而苏北一带是新四军的解放区。一次在聊天中,陈伯流听说苏北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他说,“在敌伪时期,我们办中国经济研究会,要真正研究中国的经济与出路,应该派些人去苏北了解当地的土改情况,这也是关系到中国前途的大事。”周作民正好在边上,立刻说:“好呀,我们应该去了解,研究。”
这一情况被在上海工作的地下党张执一知道了,他托人转告陈伯流说:“你们去与周作民谈谈,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派几个人去苏北看看。"
周作民表示同意。
当张执一等人正准备安排中国经济研究会的吴尘西去苏北时, 上海地下党突遭日军破坏,地下党的几位同志被捕人狱。苏北派来的交通员也被捕。几天后,一位名叫徐雪寒的人受中央苏北负责人饶漱石之托来到上海找到陈伯流家,说:“饶漱石让我来上海找一位陈彬伍,请他出面去宪兵队营救被捕的同志。这是一件好事, 如果他肯帮忙, 我们不会忘记朋友的。
陈彬伍是《中报》社长,陈伯流连夜给他挂电话,约他出来见面。他们在香港就认识,很熟悉。陈彬伍到陈伯流家后,陈伯流很坦白地将共产党的要求告诉他,并说:“你愿意不愿意? 如不愿意我不勉强你,这件事是我们请你帮忙。”
“我很乐意去做。”
第二天,陈彬伍到宪兵队了解情况后就给了陈伯流消息,说:“被抓去的几个人中,有个别受不了拷打刑罚,已经招供了,不但供出了他们的党组织,还供出他们这次来上海的目的是接周作民派的人到苏北。”
这件事将周作民想派人去苏北考察的秘密暴露了,陈伯流与地下党商量后,立即将事件的前后经过告诉周作民。
没想到,周作民听完后并不慌张,他说:“我知道了,没有关系,日本人会来找我,但我会告诉他们,我组织经济研究会,就是为了专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苏北经济问题如果不研究那不太好,不仅我要研究,还要劝日本人也研究。”
果然,周作民平安无事,被捕的人也陆续放出来了。从这件事后,周作民与陈伯流的关系反而更加密切了。 最后,把他聘入做自己的秘书。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力量一天天壮大,周作民也看到这一点。 因为抗战期间他与汉奸、日本人有来往,不少特务此时趁机找他的麻烦、敲竹杠...周作民开始找关系,想与 共产党方面联系。一天,他问陈伯流:“你与那边有什么关系吗?”
陈伯流知道他指的是与共产党的关系,回答说:“上海没有,香港还认识一些人。
于是,周作民嘱咐陈伯流:“你到香港去跑一趟,顺便看看老朋友,看看他们与你的关系怎么样。”
陈伯流立刻启程到香港,在香港,他见到了章汉夫、潘汉年、许涤新,找到了林默涵,陈伯流与党内的朋友谈话是很随便的,他直言相告:“这次是周作民叫我来找诸位,想与你们交个朋友。”
陈伯流此话一说,有人立即说:“周作民现在来与共产党联系,是投机的。”
林默涵当 时在香港主编<群众》周刊,他却诙谐地说:“投革命的机总比投反革命的机强吧! 如果能的话,我们也想找周作民帮忙。"
此时,在香港办杂志是很不容易的,《群众》周刊经费十分困难,林默涵想请周作民支援一些,这对于周作民来说是很容易办的。陈伯流回上海后将情况转告周作民,周作民一口答应,但是他不愿意由他出面公开捐钱。周作民与陈伯流商量说:“可否将钱交你转手呢?”
陈伯流同意。但是,他对钱的来往一向是很小心慎重的。作为中间人,一手进一手出,担心其间账目扯不清楚。于是,他向周作民提议说:“你可用假名捐钱,如以印刷费等名义,这样在《群众》周刊上就可将'假名'刊出。”
周作民同意了:“这办法不错,钱捐了又可以马上知道周刊收到否。”结果,周作民由陈伯流经手捐了两三次款,后来他亲自将钱交给章汉夫,陈伯流不再经手此事了。
正是因为捐钱给《群众》周刊的关系,周作民知道了潘汉年等共产党人的名字,但是,他们一直不曾谋面。
周作民与潘汉年联系上后,这时,华北解放区缺乏西药和某些生活用品。为此,潘汉年希望周作民设法协助解决这两件事。
随即,周作民派原上海金城银行国外部经理杨培昌和潘汉年进行联系。
杨培昌见到潘汉年说:“我们愿意由金城银行出资,在香港租一艘轮船开往天津,担负这个任务。”
潘汉年表示感谢。随后,金城银行花了约40万港币,租了一艘“华中号”轮船,挂着外商旗号,载送留港的民主人士去北平和华北解放区,同时运载西药等到达天津。
这40万的港币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周作民要从金城银行取出来,也不容易,幸好,银行有一定数额的账外资金转移在海外,周作民以董事长的名义从中取出一笔,为党做了这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