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各种事物以千姿百态的使用价值为人们所喜爱。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在商场为自己挑选使用性的商品。有的男士常为自己买衣服,而有的则常为自己买把刮胡刀……这些商品构成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容,而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这些商品的使用价值。
说到使用价值,或许很多人会单纯地认为,使用价值是物品的用途。其实,最早提出“使用价值”这一概念的是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他在他的《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备》的一个注释中提出了“使用价值”概念,并强调“必须把有使用价值(value)而没有出卖价值的财物(property),和有使用价值和出卖价值的财富(wealth)加以区别”。
说到商品的使用价值,我们先来看看庄子的《逍遥游》中讲到的“大瓢无用”的故事。
惠施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粒大葫芦种子,我把它种了下去,没想到培育出来的葫芦太大了,竟然能在里面存放五石粮食。我想用它来存水,可是这皮太脆,没有力量承受;我把它剖开当瓢用,可是它太大,没有水缸能够容纳它。所以我一生气,就把它给砸碎了。”
庄子笑笑说:“依我之见,不是瓢大而无用,而是先生不懂得如何使用。您没有听说过吗,过去宋国有一个人,善于配制治疗皴手的药,正因为有这种技能,所以他家世世代代都在从事漂洗纱絮的工作而手不裂。有一位南方的客人听说这件事后想花百万金子买他家的药方,这个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商量起来。大家都说:‘我们家世世代代从事漂洗纱絮工作,―年下来顶多不过挣几万金子。现在只是出卖治疗皴手的药方就能得到百万金子,这么好的事情哪有不做的道理呢?’于是便把药方卖给了那位客人。那位客人将这个方子献给了吴国的国王。后来,吴国与越国进行水战,用这个方子制药,涂在手上防冻裂,而越国将士却个个皮裂指肿,难以使用兵器,被吴军打得大败而逃,最后只好向吴国献地乞降。同样一种药方,作为一种治疗皴手的技术,并没有发生变化,可是一种人用它漂洗纱絮,而另一种人却能用它扩展疆域。这是在使用方法上的区别呀。现在先生有一个可放五石粮食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剖开做成小舟漂浮于江湖之上,却在那里为其没有用处而犯愁呢?”
庄子重点论述了大瓢的使用价值,大瓢不能存放粮食,不能当普通的瓢用,但是仍旧有它的使用价值—可以做成小舟。由此可见,不同的物品具有不一样的使用价值。人们觉得某一种商品没有用,所以才不去购买它,而觉得某种商品有用才去购买它。总的来说,就是商品使用价值决定着商品的具体的价值。
从经济学上来讲,使用价值,是指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粮食能充饥,衣服能御寒。这些都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形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空气、草原等自然物,以及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去商场买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我们去商场买米买菜是为了解决我们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我们去买娱乐性的物品也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这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去商场购买的是我们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物品的使用价值总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因而是在人与物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离开了这种关系,物品就无所谓使用价值了。也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一种商品时,的确只对该种商品的具体的有用性感兴趣,即看中的只是商品的具体的使用价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同一事物蕴涵着多种使用价值;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使用主体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使用价值又可由多种事物表现出来;同一事物对于同一使用主体在不同使用时间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又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很多男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不会购买商品,这一类的男人一般进入商店后,一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随手往购物筐里塞,也不去考虑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使用价值,而后来发现自己是在浪费金钱。因此,与其说某些男人不会买东西,不如说这一类人不懂得挑选商品的使用价值。
所以,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为男人应该要充分地认识到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经济内涵,才能使我们更加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所需的商品。
经济学指导你的生活:
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相反,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