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美洲银行的鬼才:阿马迪.基安尼尼

2019-12-2118:36:44创立美洲银行的鬼才:阿马迪.基安尼尼已关闭评论

独到的经营艺术

基安尼尼通过各种方法广招人才,甚至采用自掏腰包高薪挖墙角的手段,争取到了像佩德里尼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后者在使意大利银行迈向美国商业银行的成长过程中居功赫赫。

1904年10月17日,由阿马迪.基安尼尼创办的资金30万元的意大利银行在美国旧金山华盛顿街十字路口的一栋三层楼房里正式开张了。

早在意大利银行成立之前,阿马迪.基安尼尼与众不同的商业经营艺术已经日趋成熟,显示出他的独到之处。

1889年前后,作为中盘商的基安尼尼争分夺秒地驰骋萨克拉门多盆地到圣瓦金盆地间农业地带,他的人缘颇佳,而且对农家的家庭状况了如指掌,常把农家子弟和农民家族里的事挂在嘴边,他还是个很有耐心的听众,关于这一点,一般的中盘商是绝对做不到的。

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设想,是基安尼尼做生意的要诀。即使面临着现货行情下跌的状况,他仍会按原来所订的契约价格如数收购,以取信于农民,如果碰上行情上涨,农家们拒绝契约交货,他也会带着律师委婉地谈判,说服农家们如期交货。

用对方的语言谈生意是基安尼尼的另一个特长,比如与叙利亚人打交道说阿拉伯语,与墨西哥人打交道说西班牙语,而与中国人打交道则用汉语。

此外,一般的中盘商都是带着酒,请农民们一块吃饭,妄想用好酒好菜来达成交易,结果却是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一事无成。基安尼尼从不这么做,他每到一户农家,就迅速果断地与对方签订契约,因为农民们都日出而作,晚上如果在农民家里耽搁太久,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第二天的作息。

1889年,年仅19岁的基安尼尼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项新兴事业,无息贷款给农民,一天夜里,父子俩在家里交谈,基安尼尼向继父讲了想把钱贷给农民的打算。

斯卡蒂那略有些责备地说道:“贷款?你说要从事放款行业?”母亲维吉妮娅更是严肃斥责道:“难道你忘了,你死去的爹就是为了1元美金的贷款才被杀身亡的!”

“不,我并不是要放高利贷。我骑马来往于乡间,深深感到萨克拉门多和圣瓦金农民的穷困,尤其是来自意大利的移民更是贫苦。为了要买来年耕作用的种子和农具,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农田充当担保品,以高利借钱,中国人也是如此。而那些位于旧金山的银行,却不愿意贷款给这些移民,因而使得高利贷在乡间横行不已。我的构想是,只要对方签约承诺将下一季的收获全部卖给我们,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先付款的方式将钱借给农民。”

“那么,利息呢?”继父斯卡蒂那有点惊愕地问。

“我不收利息。不过,只要能取得下一季收获的买卖契约,其利益难道会比利息少吗?我们可以将萨克拉门多和圣瓦金盆地的农产品卖到纽约去啊!”

这就是基安尼尼最初提出的“农民银行”的构想,这一构想和以后的实践,为基安尼尼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基安尼尼担任哥伦布银行董事的时候,务农的外国移民,在收成不好、农民们连声叫苦的时候,往往贷给农民们一些钱,以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可惜,哥伦布银行的创建者夫坎西,没采纳基安尼尼这种向小户贷款的经营观念,最后导致了两个人的分道扬镳。

1908年,基安尼尼创办的意大利银行在旧金山蒙哥马利街与克雷路的转角处,新盖了一栋高达九层楼的办公大厦,开始了他新的经营格局。从青铜制的大门进来,踏在绒毯和大理石地板上,沿着楼梯便可以到达地下金库。一间职员用的小房间都没有,是这栋建筑物的特征,除了一楼柜台窗口有形式上的隔间,其余空间构成开阔的大厅,这种格局设计一直保持到现在,几乎所有美国银行的内部格局结构都沿袭了基安尼尼当年的设想。

分行经理拥有副总裁的头衔,他的办公桌一定位于一楼中央,这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顾客都可以看到他。不是让分行经理监视客人,而是由客人来监视分行经理,这也是基安尼尼的革新之举。当时,基安尼尼自己的桌子就摆在一楼正中央。

在提供优良服务,扩大存款数额方面,基安尼尼更有他的独创之处。例如:早上开业的时候,基安尼尼就站在门口,对走进意大利银行的太太小姐们亲切地打招呼:“早安!第马奇欧夫人,请往这边走。”那位妇女被基安尼尼牵着手走到窗口前,她们只是储蓄3元或5元,而基安尼尼总是不厌其烦地亲自为她们填写姓名和住址。

如果听到客人在街谈巷议,基安尼尼也会从办公桌旁站起来,参加与客人的谈话。话题并不是有关钱财的,纯属闲聊,基安尼尼可以从中听到不少消息。

当他听说谁家的太太生小孩了,他便会留心这家的先生是不是会来意大利银行。假如这位先生真的来银行了,他就会迎上去,说几句祝福的话,并从口袋里掏出5美元:“恭喜你,来,这点钱当作贺礼。请开始为新生儿储蓄,存下一块钱吧!”

于是,客人就会把一块钱送进柜台,领到一张存折,然后捏着剩下的4块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但在第二天,会有99%的顾客又拿着这4块钱存人意大利银行。热情和忠诚是最好的广告,意大利银行的顾客纷至沓来。

有一次,基安尼尼看到一个农家少年正往装蕃茄的大木箱里扔镍币。于是他问道:“年轻人,你在做什么?”少年高兴地回答:“叔叔,我在存钱,学校有存钱比赛喔!”基安尼尼不由大喊出声“学校存款”。于是,基安尼尼从这个少年的话里得到启示,开办了学校存款业务,这项业务仅在加州一地,一年就增加了25万多美元存款。

学校存款业务在目前已在全球普及推广,分布在各个学校里的各种各样的储蓄代办所,为银行提供了相当可观的营运资金,银行家们步基安尼尼之后,充分认识到了学校存款业务的重要性。

基安尼尼独到的经营艺术,还表现在他“顾客就是股东”,不搞大股东大资本家的经营原则,以及关于分行网的开设计划和实施步骤等许多方面。正是由于具有了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经营思想,经过不懈努力、奋斗,到了1918年,基安尼尼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的分行数已增加到24家,总资产达9300万美元。

就其分行数来说,意大利银行成为全美最多分行的银行;就其存款金额来讲,则跃居加州的第四位,基安尼尼所有的计划都开始步入正轨。

于是,创办意大利银行之初就萌生的“称霸加州,向华尔街的摩根霸权挑战,进而称霸全美”的思想,在基安尼尼心底涌动起来。

从1918年开始,为了登上全美第一大银行的宝座,基安尼尼和他的家族不懈奋斗了近30年,如果从意大利银行创立之初的。1904年算起,这段不懈奋斗的历史更有40余载,但在草创时期,基安尼尼的成功迹象已极为明显,这还是1906年时的事。

1906年4月18日上午5时12分,旧金山湾爆发了强烈的大地震。位于旧金山北方320公里的俄亥俄州界森林中,曾经长满茂密的美国松的地方被夷为平地,温泉自地表喷向高空,大小车辆在路上横七竖八,在第一波地震平息后的10分钟,又袭来了第二波,这一次更为迅猛,将沿海市街上的许多房子震毁,地震又引起了大火,烧掉了旧金山的很多街区,整个城市上空笼罩着黑烟,公路两侧,茫然若失的男男女女坐在被毁的家门前。

慌乱中,基安尼尼和他的助手们历经艰险,抢救出8万元现金。在州长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各主要银行的代表提出关闭银行六个月的主张,惟独基安尼尼力排众议,大声说道:“在这紧要关头,不打开金库,那银行是干什么的?”

这时,其他银行的代表脸上现出阴暗的神色,于是,基安尼尼又大声补充道:“我要打开银行,意大利银行明天早上在瓦夫开店营业,各位先生也请打开银行,若没桌子的话,来向我借或偷都可以!”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第二天,由两个葡萄酒桶和一块门板搭成的露天银行在瓦夫开始营业了,往来的客户络绎不绝。到5月22日为止,基安尼尼的露天银行在瓦夫已经营业了一个月。这天早上,《年代报》上刊登了一则大幅广告,令旧金山各大银行的高级主管们看了都焦躁不已。

这则广告的文字是由基安尼尼亲笔拟定的,内容如下:“意大利银行恢复正常营业!地址是蒙哥马利街622号。”出人意料的是,广告一刊登出来,前来存款的人竟比提款的人还要多,鉴于火灾的教训,人们发觉与其把钱藏在床垫下或是衣柜里,再度被火烧得一干二净,不如存到基安尼尼开设的银行里安全。

大地震之前意大利银行只算是一家地方银行,因为它的顾客仅仅包括北海岸附近山区的意大利籍移民。但大地震之后,那些非意大利籍的顾客就明显地增加了。

基安尼尼开办的意大利银行,因祸得福,财运亨通,规模愈来愈大。1906年底(就是发生了大地震的那年),银行存款总额已经超过130万美元,至于贷款总额比存款总额还要高,达到140万美元,银行的股东各分到5%的红利,基安尼尼经营银行的天才已显露无遗。

1908年的秋天,基安尼尼收购了圣诺耶的一家高利贷银行,即圣诺耶银行,顺利地开始了他的分行网开设计划,迈出了分行体系的第一步。

两年之后,也就是1910年,基安尼尼成功地买下了旧金山银行,而且仅仅一周之后,他又买下旧金山的机械银行。这两家银行被基安尼尼合二为一,改名为意大利银行市场街分行。不久,圣玛提欧银行也被他买了下来,成为意大利银行的圣玛提欧分行。以后,基安尼尼又渐次合并了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

1922年春天,基安尼尼和贾克摩乘火车沿南太平洋铁路来到洛杉矶,开始了拓展洛杉矶分行网的第一步。基安尼尼首先以个人身份买下派克银行的股份,并将其改为意大利银行的洛杉矶第一分行。

1919年,基安尼尼和他25岁的儿子马利欧远到纽约市,买下意大利移民社区中的一所小银行,接着,又买下了一些更大的银行,设立了一个名叫意大利银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并把分行网扩展到海外。

1928年,基安尼尼又购买了纽约的美国商业银行。1932年,基安尼尼经过与摩根银行两年的明争暗斗,终于取得了和华尔街大亨的这场生死存亡之战的胜利。同时,基安尼尼把属于意大利银行系统的各个分行,全都改为美国商业银行即现在的美洲银行。

1942年,年过70的基安尼尼以年事已高请求退休,由马利欧继任总经理,在几年之后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总经理马利欧用令人吃惊、极其有力的语调,对参加大会的股东作报告:“去年的存款总额突破5亿元!超过纽约契司.曼哈顿银行,已登上全美第一的宝座。”如雷贯耳的掌声顿时响起。

马利欧在掌声平息后接着说:“仅在加州的分行数即达410所,行员6000名,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们计划扩大海外的分行网。”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响起。

这时,水晶玻璃吊灯华丽耀眼的灯光,照着阿马迪.基安尼尼深棕色背心右边口袋上的金链,闪闪发光,只见他面露极其满足、得意的笑容,聚精会神地听儿子报告;那一头泛着银光整理得整整齐齐的白发,像旧金山湾金门大桥对岸被夕阳余辉映照的水波一样泛着光,十分好看!

1949年6月,享年79岁的基安尼尼因心脏麻痹,在圣玛提欧的私人住宅里与世长辞了,但由他一手奠下美国第一大银行基础的美洲银行,迄今仍是影响世界金融界最有竞争力的金融集团。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