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与时间

2019-12-2110:06:01波浪理论与时间已关闭评论

下跌时间定理

下跌形态之中的子浪运行时间存在斐波那契比例关系。

与上涨时间比例定理相似,本定理谈到的是下跌过程之中的锯齿形、平台形等调整形态子浪时间的比值。无论是锯齿形还是平台形调整,A浪、B浪、C浪的运行时间之比存在拓展斐波那契比例关系。

当然,锯齿形B浪在多数情况下运行时间相对很小,使用锯齿形B浪回调幅度定理或许能够更好地判断其结束点位。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提出一个问题:山形、迷你形态、C+形态应当被算进C浪运行时间吗?我的回答是,不计入。山形是弥补调整时间不足,迷你形态是弥补调整空间不足,C+形态是同时弥补调整时间与空间的不足。三种形态无论是从逻辑还是观察来讲都不存在计入C浪的理由。熊市后续形态是为了调整时间或者空间不足的补充形态,这和ABC调整并不属于一个形态体系之中。

图1-3为上证指数2015年6月12日~7月8日的锯齿形调整,我们可以从表1-5中看出,A、B、C三个子浪的运行时间的比值,均符合拓展的斐波那契比例。

波浪理论与时间

图1-3 上证指数2015年6月开始的锯齿形调整

波浪理论与时间

表1-5 锯齿形子浪时间比例

图1-4为上证指数2016年4月13日~5月26日的锯齿形调整,其中熊市末期出现山形。我们可以从表1-6中看出,在不计入山形时间的情况下,A、B、C三个子浪的运行时间的比值,均符合拓展的斐波那契比例。

波浪理论与时间

图1-4 上证指数2016年4月开始的锯齿形调整

波浪理论与时间

表1-6 锯齿形子浪时间比例

图1-5为上证指数2015年11月17日~2016年1月28日的平台形调整,我们可以从表1-7中看出,A、B、C三个子浪的运行时间的比值,均符合拓展的斐波那契比例。

在这里,我没有忘记三角形这个下跌过程之中唯一不按ABC三波运行的形态。三角形调整在大周期之中极少出现,但是在中小周期的出现概率相对较高,三角形在越小周期相对越容易出现。当然,相对于其他形态的出现频率,三角形在趋势之中总是十分罕见的。

波浪理论与时间

图1-5 上证指数2015年11月~2016年1月的平台形调整

波浪理论与时间

表1-7 平台形子浪时间比例

与其说利用本定理的子浪时间比例关系来预测三角形结束,不如说是在下跌过程之中对出现的三角形进行验证。因为三角形的出现频率让我们很难去设定其为一个备选的形态走势,我们也无须去时刻计算下一步如果走出三角形的话,趋势将在哪里结束。

图1-6为日本东京日经225指数1992年9月10日~1993年3月5日的三角形调整,其为X-2浪。我们可以从表1-8中看出,A、B、C、D、E五个子浪的运行时间的比值,全部符合拓展斐波那契比例,其中0.309(0.618×0.5)、0.427(0.309×1.382)与0.854(0.427×2)为拓展的斐波那契比例。

波浪理论与时间

图1-6 日本东京日经225指数1992~1993年的三角形调整

波浪理论与时间

表1-8 三角形子浪时间比例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