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大接管

2019-12-1611:23:33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大接管已关闭评论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除了发行新的人民币外,随着全国各地战争的胜利,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解放城市银行的接管,在接管旧银行中,开始从国民党垮台的银行业废墟上建立中国人民银行自己的金融系统。

人民银行首先接管的是天津和北平的银行和金融业。

人民银行成立几个月后,1949年1月14日,东北解放军22个师,在刘亚楼的指挥下,向拒绝投降的天津守军发起总攻,经29小时激战,天津解放,活捉蒋介石的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全歼国民党军13万余人。南汉宸等人负责对天津金融业的接管工作。

天津的炮火一停,第二天,南汉宸和接管干部进入了天津城,开始了银行接管工作。 经过几百人的紧张工作,到2月底,接管工作就已经全部完成,人民银行共接收了11家银行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连同其所附属的机构加在一起,共有36个单位。他们共接收了金圆券现钞1.2亿元,黄金300两,白银130万两,银元7万箱,还有一部分玉器。接管的职员1019名,工友828人。这些旧金融机构、资金和人员,全部经过改造后,转变成了人民银行的资产和工作人员。

就这样,人民银行在天津的分支机构组建起来了。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南汉宸又组织了以张云天为首的金融接管处,接管北平的金融和银行机构。北平因为是和平解放,接管工作是在旧金融机构的配合下有序进行的,相当顺利。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汉宸尤其重视的印刷厂的接管。

北京和平解放当天下午,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就派人接收了国民党的中央印制厂在北平的工厂-北京印制厂,并马上将它更名为“中国人民印刷厂”。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币的印刷。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人民银行需要的货币数量很大,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因此大规模印刷人民币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因此,南汉宸在接管进城前,就特别交代张云天:“这次接管印刷厂必须迅捷,保证做到一接管就能够开机印刷。”

张云天一进城,就亲自带人去印刷厂,接管工作非常顺利,机器完好无损,完全可以马上开机,他立即报告南汉宸。南汉宸一听,高兴地说:“好!好!解决了印钞这个大难题了!"

于是,2月2日起,解放军一进城,中国人民印刷厂就开始昼夜加班加点赶印人民币。它成为了人民银行的制币厂。

在接管国民党的中央印制厂之前,我党也建立过制币厂,最早的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中央造币厂。

那是在1932年前后的事情。

当时,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发展苏区经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不久, 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就找到苏维埃中央财政部部长邓子恢,商量筹办国家银行事宜,两人决定组建国家银行,并且委任毛泽民为行长,并成立中央造币厂。

中央造币厂是以江西省苏维埃造币厂为基础组建的,这是我党最早的制造货币的工厂。

江西省苏维埃为什么有一个造币厂呢? 这是个颇具戏剧性的故事。1929年4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兴国县,解放了全兴国,进行土地革命。红军一到,地主逃窜,兴国市面上金银大量外流,导致货币、商品流通困难,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兴国银匠在江西是出了名的,不仅技术好,而且人员多。银洋流失,银首饰骤然减少,个别银匠为了谋生,在家里偷偷地铸起了银洋,然后拿到市面上买东西。有一天,东村乡苏维埃主席刘永丰接到一村民报告,说有人私铸银洋,并把银洋拿出来给他看。这块银洋是仿袁大头铸造的,光板内有锤子的痕迹,滚边花纹很明显是人工锉的,而且鳖块银洋厚薄不均,用嘴一吹,听不出嗡嗡之声。刘永丰看到后,没有声张。他经报案人指点,来到东村的石角背,找到私铸银洋的中年汉子谢里仁。谢里仁看到刘永丰很害怕,认为东窗事发,对已不利,死不承认。刘永丰知道他的思想顾虑,说明来意:“乡苏政府要建一个造币厂,要找一些会铸银洋的人才。 谢里仁,你去担任厂长。”

谢里仁于是放下心来,随即挑选了三名技术好的银匠,跟随刘永丰办造币厂。为了解决财经困难,乡苏维埃收购了30斤银料,供他们仿造袁大头。 结果,30斤银料造出了 500多块银洋, 质量比谢里仁偷着干时好多了。

1930年初,兴国县苏维埃政府将东村造币厂收归县苏维埃,并迁出东村石角背那个偏僻之地,移驻东龙庵。同年10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苏区迅速扩大,曾山主席一上任,又让省政府接管兴国造币厂,将它改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任命省财政部副部长周仁根为厂长,谢里仁为副厂长,生产任务重了,人员也增至20多名。

但是,曾山没想到国家银行组建时,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被毛泽东领导的中央苏维埃政府接管了。一天,曾山接到毛泽东的通知,把他们的造币厂迁到中央政府所在地叶坪来,组成中央政府造币厂。 几天后,老银匠谢里仁带着江西省苏维埃的介绍信,率十几个铸币师傅来到瑞金叶坪,向毛泽民行长报到。

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大弟,他在安源路矿时就在俱乐部从事财政工作,在上海还做过经理,擅长理财,来到苏区后是中央财经委员。 他见到谢里仁非常高兴,马上任命他为中央造币厂厂长。

1932年初春,中央造币厂铸造出了第一批铸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字样的苏区银币,高兴地送到毛泽民那里,毛泽民立即把它送到了毛泽东手上。毛泽东连声说:“很好很好,我们有了自己的苏币,就有了自己的钱库了。"

然而,这时中央造币厂还是十分简陋。开始时,谢里仁造币,还是很原始的,用的是石头做的“冲锤”,把银元融化后铸造。随着生产数量的逐渐增大,他们在生产技术上也作了些改进,把原来的“冲锤”改用生铁铸造,一个足有200至300多斤重。这一技术改造,使铸币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随着 根据地的扩大和商品经贸的活跃,铁铸“冲锤”又落后了。 这时前线传来好消息,红军在福建上杭攻克敌钟绍奎部时,缴获了一套铸币机器,有钢模、银板机、绞皮机,冲床、滚边机,不久即运往后方。子是,毛泽民决定:"马上改用机器造”。

中央造币厂土法上马的造币工艺由机器取代了。

为适应大规模造币的需要,造币厂的组织机构也重新进行了组合,首先,懂机械操作的陈祥生接替银匠出身的谢里仁担任厂长,厂长之下设行政、业务两个处。行政处设文书、会计、出纳若干人,业务处根据工作性质设有八部一库,全厂足有一百七八十号人,在红色根据地已经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大厂子了。

陈祥生办事雷厉风行,铸币机安装好后,便开始带领工人们机械化生产银币。然而,这台缴获的铸币机,只能铸造面额两角的银毫子。于是,工人们开动脑筋,想尽办法,对铸币机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铸币机不仅能生产银毫子,而且能铸造高质量的银洋。因生产数量大,印花部跟不上去,便将印花部工人改为三班制,实行人停机不停,结果,造币厂创造了日铸银币超万元的历史。

他们铸出的银洋很快就在白区享有了很高的信誉。这可恼坏了专门对付红色根据地的国民党陈果夫创办的农民银行一伙人, 他们恐慌得要命。陈果夫迅速纠集人员,说:“你们就是脑子笨,快造假币,骚扰苏区经济”

于是,他们造假币的造假币,一部分人还窜到苏区,诋毁苏区货币的声誉。同时,陈果夫还下令严禁在白区内使用共产党所铸的银洋,一时间,给苏区的货币交易造成极大的威胁,造币厂也因此被迫暂停生产。

这一现象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一天, 他把陈祥生请到自己的办公i室。陈祥生一进门,看到毛泽东正在拿着一张国民党报纸读得津津有味毛泽东一见他便起身招呼,陈祥生坐下后,毛泽东说:“这个陈果夫造了一种假币,扰乱我们苏区的经济,你们知道吗”

陈祥生说:“听说了,并报告了毛行长."

毛泽东从抽屉里拿出一块两角币给陈祥生:“你瞧,这是什么货币?"陈祥生接过一看:“天哪!这那里是银币,分明是铜铸的,表面镀上层银的纯假币。"

毛泽东说:“这是筠门岭一个土匪造出来的假币, 只要将它稍稍一磨擦,铜质就露出来了.”

“这陈果夫真坏,竟然叫土匪造假币害我们!这家伙真毒辣!"

“他毒辣,我 们也不怕他,关键是要捣毁造假窝点。”毛泽东说:“我们要派部队将假币窝巢捣毁。 现在市面还流行一些假币,你们要发个布告,告诉群众识别真伪,堵塞伪币在苏区的流通。此外,还要想办法对付国民党的假币。

随后,毛泽民想出了一个对付国民党假币的办法,请示中央政府后,造币厂改铸“老鹰头”银洋。 不久,毛泽民又从上海购进了一架“老鹰头”铸币机,还购来了一大批刊刻钢模用的“马金钢”。从此,中央造币厂的机器又重新“轰隆隆”地在苏区大地上运转起来。

以后,中央造币厂随着红色政权的变迁,也经历了几次变化,但是,比起国民党的印制厂来说,仍然是难成规模。这次南汉宸在北平接管了国民党的中央印制厂后,人民银行终于有了一个正规的大型货币印制工厂。人民解放战争一胜再胜。一座座城镇和大片的乡村被解放。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使得对人民币的需求量急剧增大,解放军需要军饷,新解放区需要人民币代替国民党货币。为此,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特别指示北京印钞厂:“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运到哪里。”

为了支援战争,印钞厂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一时之间,印钞厂的金库门前,停满了军车。只要人民币一印出,就立即装车,直接运往前线。于是,人民币在全国各个老解放区、新解放区出现,取代国民党的金圆券,成为流通货币。

这时,南汉宸领导人民银行根据“边接管,边建行”的方针,在接管国民党的官僚买办银行的基础上, 迅速地在全国各地普遍地设立银行的基层机构,随着解放的城市的增多,各地的人民银行越建越多。

可是,有人却对南汉宸这样放手去“扩张”的做法持怀疑态度,并且由;于快速扩张,还出现一些思想意识不过硬的人携款外逃的事情。 因此,对南汉宸的非议也多了起来。但南汉宸批评他们说:“你们总是缩手缩脚,怕这怕那,无非是怕有人携款私逃呗!可是形势发展这么快,不迅速地建立起各地的金融机构,新中国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吗?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是有几个携款私逃的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要相信大多数总是好的!”很快,遍及全国各地的、规模巨大的、全国统一的金融机构就建立起来了。截至1949年1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华东、中南、西北、西南4个区行,40个省、市分行,1200多个县(市)支行及办事处。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