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中存在形形色色的交易者,有基本面派的,有技术派的,也有程序化派的,当然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无论是基本面派的、技术派的还是程序化派的,只要在那个领域研究够深够精,同样都可以赚大钱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先是技术派的,慢慢过渡到基本面派的,最终选择了基本面为主,技术为辅的交易方法。
在我多年的期货交易中,与不同流派进行交流,程序化派的收益率大都不是很高,但是回撤比主观交易控制得相对较好一些,基本上程序化交易属于中上游的交易水平,追求不高的收益率,但是对于回撤比较介意。技术流派的交易者居多,然而学派复杂,有人因为技术赚到了很多钱,同样有人因为技术亏了很多钱,但是我接触的人当中,没有听说过技术分析赚到大钱的。我比较喜欢和基本面的人进行交流,通过他们了解商品的基本面,甚至还能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领悟到他们的交易思想与交易哲学,基本面派的人相对较少,一般都是年纪比较大一些,不懂技术分析,不在意回撤,追求高收益的一群人。
通过与不同交易者的学习与交流,结合我在期货市场中的实战经验,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期货交易观,可以总结为三句话:宏观决定方向,产业决定强弱,技术决定时机!
宏观决定方向
作为一名期货交易者,大局观远比细节重要的多。每当我看到一些交易者沉迷于行情图表不能自拔时,我总是为他们感到惋惜,因为他们过于注重交易的细节,而忽略了对市场方向的把握。散户交易者一般对于宏观分析的能力较弱,而且做的周期比较短,所以大都不关注宏观方向。
我在多年的交易中发现,宏观才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整个商品市场的走向。当我顺着宏观的方向开仓时,大多比较容易赚到大钱,而且顺着宏观的方向开仓,我心里有底,敢于较长时间持仓。即使遇到了反弹,我也相信,在宏观不支持的情况下,反弹的幅度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给交易新手的建议是,注意关注宏观数据,PMI、PPI、CPI、M2、利率等,目的是掌握当前国家经济处于哪个阶段,了解之后,确定大致的开仓方向。
产业决定强弱
虽然宏观决定了方向,但是有的商品沿着宏观的方向顺利前进,而有的商品却是进展不顺,其原因在于产业状况不同。宏观决定方向,而产业决定强弱。所以当我发现宏观利于做空时,我不会去寻找那些产业供不应求的品种去做,因为产业与宏观存在矛盾,此时行情即使下跌,也会走的比较艰难。所以,我习惯于寻找宏观与产业同向的品种开仓,宏观利空,产业利空,择机做空。
很多人都觉得产业分析或者说基本面分析比较难,这个因人而异,深入分析的确困难,毕竟隔行如隔山,但是在我看来,粗略的产业分析无非做好这几点即可:
1、供求关系: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
2、基差:升水还是贴水?
3、库存:处于库存周期的哪个阶段?仓单多少?
4、上下游:产业链上下游的价格与供需情况?
技术决定时机
技术是很多交易者喜欢谈的话题,在我看来,技术分析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分析当下的市场结构,二是找到合适的买卖时机。从长期来看,市场结构必定反映宏观所决定的方向,但是很多交易者即使判断对了宏观方向与产业方向,由于进入市场的时机不对,结果也会造成浮亏,由于资金管理与心理因素,最终导致判断对了行情,却亏了钱离场的尴尬处境。
对于技术分析比较不错的交易者,可以利用缠论来分析当下的走势结构,选择合适的买卖点入场,可以一次性开足目标的仓位。对于不擅长技术分析的交易者,我建议采取分批建仓策略,顺着宏观和产业的方向,分次建仓、控制仓位,基本上问题也不会太大。很多人不理解基本面交易者为什么不设止损,其实,那是一种对宏观与产业大格局的把握,同时采取了分批建仓的策略,而且严格控制资金比例,所以爆仓的概率几乎为零。
刘福厚与傅海棠两位期货大佬不懂技术,只做宏观与产业分析,然后按照宏观与产业共振的方向分批开仓,同时控制好资金比例,所以他们才敢不设止损,别人
看来他们是赌博,他们看来其实风险很小,各人不同,看法不同。用《卖油翁》中的一句话说“我亦他无,惟手熟尔”,可能这就是大佬们的境界吧!此外,大佬们都几乎不看盘,因为技术分析容易让我们喜欢看盘,当市场发生次级别回调我们可能希望利用操作来规避,大佬通常为了赚大钱都能忍受回撤,把市场上的涨涨跌跌看得很淡,最终的结果早已掌握在他们手中。
财富启示
宏观利空,产业利多,放弃该品种;宏观利空,产业利空,放弃上涨行情,技术上确认后,只做下跌行情;技术分析需看盘,看盘则赚小钱;基本面分析不看盘,不看盘却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