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历史:股票之初

2019-12-1812:39:05股票的历史:股票之初已关闭评论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1  交易所之初

交易所是商品贸易发展的自然聚集地。几百年以前, 商人们就聚集到一起进行商品贸易 和票据兑换。 人们逐渐认识到, 定期聚集到一起, 并将交易设为一种能够长期进行的活动, 会带来诸多便利。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 寻找贸易伙伴会变得非常容易, 市场关系也变得更加透明, 尤其人们还可以规定最新的商品价格。 现如今,人们可以用一个简短的电话或是发一封电子邮件就能解决的事情, 在中世纪初期还需要费时费力地以交换信件的方式来完成。 而这些信件必须由邮递员来传递运输, 除非商人愿意自己踏上艰辛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旅途, 亲自前往贸易伙伴的住所。 所以说, 信息和交通越是不可靠、 不稳定,信息的获取和沟通的渠道越是费时费カ, 那么 这种定期定点的交易活动对于商人来说就越具有天然的优越性, 交易所的地位也就显得越加重要。

有关票据交易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2世纪。在13、14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佛罗 伦萨等城市也已经有了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聚集场所的记载。 帕西奥立在《关于汇票的小册子》一书中阐释道: “要是你问我,怎样才能了 解到 汇票的价格,那么我就会回答,当人们在威尼斯或是在里阿尔托做客的时候, 或者身处佛罗伦萨时, 就在新市场上谈论价格。” 汇票的买卖已经具有一些交易所里的交易模式了,因为不仅个体商人使用汇票, 而且著名的金融家族也都使用汇票。 这种票据被大额支出, 并按照支出多少来规定其有效期。 耸立于意大利热那亚的圣乔治奥大厦一侧的圣乔治奥银行始建于 1451 年, 同样, 其周围地带很早就出现了定期的金融贸易。

现代意义上的交易所真正诞生在荷兰的港口城市,因为那里最早出现自己的交易所大楼和专业经纪人及交易所贸易商。 在14世纪左右,荷兰的贸易地大都是专门为前来的商人们提供了一个由“交易所” 家族经营管理的 “旅馆” 。 不同的商人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行结识, 签 订一批买卖, 听店主们讲述有关成功的大宗交易或破产的 消息。 这个住所里还有一个供商人们存放随身携带的商品的仓库, 住所附近是意大利的北部城市, 如佛罗伦萨和热那亚的代表处,人们为进行买卖而前往“交易所”。

早在1531年,位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就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易所大厅。 几百年来,当人们设想交易所的时候, 仍然会想到它的柱状排列。这座建筑上刻有碑文: “为商人服务, 不管他 们来自哪个民族, 使用 何种语言。” 拥有交易大厅的安特卫普在那时很进步, 人们可以将它与现在的科隆作比较。 在安特卫普, 人 们仍然津津乐道于干草市场上的那片广场, 那片用土墙围筑而成的广场。 这个土墙对于交易所投机商来说非常有现实价值, 因为它不仅可以阻挡从交易所附近的牲口市场上散发出来的臭气, 还可以防止牲口传播疾病。

当时的交易所还处在发展初期, 交易所里的经济关系还不能说是稳定的。尤其是16世纪,意大利人在支付货币时表现了差劲的道德观念,这使交易所受到了重创。在当 时,意大利又出现了一系列国有企业破产,许多公司也都濒临倒闭,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意大利并引发了大范围的企业破产。 那时候许多人都 相信, 曾经热火朝天的热那亚已经完全毁灭了, 事实上, 意大利北部的金融寡头们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从遭到破坏的经 济中 恢复过来。 意大利总是不断有新的公司宣布破产,慢慢地, 人 们对意大利北部银行家们的 信 任度也开始下降了。 不久, 国际金融寡头们将重心转移到了安特卫普,后来阿姆斯特丹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 心后, 他们又赶往那里。 在阿姆斯特丹, 人 们又想到一个 好主意,它对下一个世纪来说极其重要。 这就是成立股份公司, 例如人们成功创建的“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的船厂东印度公司作为股份公司,发行了自己的股票。但是,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假如某个小股东突然家里急需要钱怎么办? 他不可能立马跑去东印度公司说要拿回自己的钱。 事实上, 东印度公司最初十年几乎没有盈利, 钱都花在造船和 作准备之上了, 公司也不可能拿出钱给他。 于是大家想出一个办 法, 成立了最初的股票交易所。 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手里的股票, 也可以随时买入, 这种交易方式给资本创造了流动性。 这是破天荒头一遭; 此前人们不管投资什么, 几乎都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中途掉转方向是不可能的。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 总不可能每个人都跑去交易所交易 吧, 人太多不说,很多人根本不懂如何交易, 于是就有了专职的场内交易员和经纪人, 负责给自己的客户提供交易服务。 场内交易员就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红马甲",很多描述股市的电视剧都有这类镜头:

一群 “红马甲” 站成一圈大喊大叫, 同时手里还拿着一个 小本子记着什么。 随着交易电子化的推广, 相信这类镜头将越来越少。 如果交易员主要的活动场所在交易所之内 (即场内) 的话,那后者一一经纪人的活动范围就广得多了。在英文里经纪人(Broker)最早也有皮条客的意思, 实际上两者做的事情非常类似, 都是在场外不停地吸引新客户, 撮合交易,从中获利。

在东印度公司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荷兰在17世纪成为一个虽然不能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的确是一个极具实力的金融大国。而财富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个城市,即强大的交易中心一阿姆斯特丹。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金融交易都会聚在这里进行。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所有些像现在的华尔街。 这里的资金相当充裕, 以至于城市里有名气的贸易家族和 银行家族相互之间的贷款利率仅为 2.5%。那时, 几乎整个欧洲都向阿姆斯特丹借债。没有城市里富裕的商人们的资金援助,战争就不会取得胜利。就连瑞典国王阿道尔夫也是在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那里凑齐了30年战争的资金。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用简直是理想的方式把买卖与信仰连接起来了, 因为瑞典国王不仅支付高额利息, 还帮助他们打败了敌对的天主教徒。

阿姆斯特丹至今仍是荷兰的首都,是荷兰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 在17 世纪, 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 作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 阿姆斯特丹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1609年, 阿姆斯特丹成立了股票交易所,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 只要愿意, 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通过股票交易所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当时就已活跃着超过1000名的股票经纪人, 虽然他们还没有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了。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 仅有荷兰人, 还有许许多多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 大量的股息收入从这个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院子, 流入荷兰国库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 荷兰每年就可获得超过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价值相当于200吨白银。

2  在繁华中褪色

阿姆斯特丹银行和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的设立加速了荷兰的货币流通。货币资本流动性的加速使得荷兰的利率比其他欧洲国家都要低得多, 这对荷兰贸易和经济的高速扩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支持作用,这也是17世纪荷兰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整个 17 世纪期间, 荷兰的利率降低了一半多, 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其他金融市场, 尽管利率的变动趋势也是下降的, 但从来没有把利率降到足以与荷兰进行有效竞争的程度。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港口, 其转口贸易与航运位居欧洲之冠。 阿姆斯特丹很快就成为"各地物产和八方财富汇集之所”, 是欧洲最大的“仓储中心” 和世界商品的集散地。凭借商业上的优势和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阿姆斯特丹积聚了巨额的商业资本, 这些巨额的商业资本又转化为金融领域的优势,将银行、股票交易所和信用、保险业务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 由此带来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与此同时, 阿姆斯特丹也迅速成长为国际清算中心和国际贵金属贸易中心,这确立了荷兰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荷兰货币也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广受人 们信赖的货币。 荷兰开始在欧洲范围内发行货币, 享用铸造货币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阿姆斯特丹的头等批发商能够让2 亿多弗罗林(是一种货币名称,符号为 "f", 起源于弗罗伦萨, 是一种在1252年由弗罗伦萨和热那亚共同铸造的金币,重3.5克左右)在全欧流通, 并且比现金更受欢迎。 没有一国的君主能办到这样的事。 这种信贷在欧洲各国施加影 响, 荷兰强大的金融控制能カ, 保证了它在崛起进程中与其他强国竞争时占有巨大优势。

在17世纪,法国和英国是荷兰面对的两个极具威胁的竞争对手。 但这两个最有实力和荷兰进行贸易竞争的国家却都被置于荷兰的控制之下, 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 就在于荷兰股票市场带来的强大的融资能力。 阿姆斯特丹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也使得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短期和长期信贷供应者。 北欧与西北欧的贸易包括英国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贸易所需要的大部分资金都是由阿姆斯特丹提供的。 在同 法国、 英国的贸易竞争中,荷兰这种强大的资金供给能力立即转化为 强大的控制能力。整个17世纪期间,荷兰商人一直充当法国和英国进出口贸易的中间商, 荷兰商人通过信贷手段能够随意改变贸易政策。

17世纪后半期,荷兰人的霸权逐渐衰落。 从1689年开始,英、法两国为争夺政治及经济的优势地位和殖民地, 进 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斗争, 直到1763年以英国取得胜利而告终。 钱是战争的支柱。 在战争时期, 国家不仅需要更多的钱, 而且需要立刻将钱筹集起来。 因此, 一国的财力和筹集资金的能力成为决定一国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英国取得英法百年争霸的胜利, 离不开伦敦发达的金融市场的支持。 1689年,相比英国, 法国显得更为 强大, 因为法国拥有4倍于英国的人口和更为强大的军队, 它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港口和海军基地,更为重要的是法国的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而英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却减缓了。所以,从1689年开始, 英国面临一个远比以前的西班牙或荷兰更为可怕的强敌-法国。

但英国最终取得了这场号称 “第二次百年战争” 的胜利。 正如许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始于17世 纪90年代的英国“金融革命” 是英国取得英法百年斗争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与法国相比,英国可以以较低的利息筹集到更多的资金。 1752年~1832年, 法国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是英国政府公债利息的两 倍以上。 较 低的利息负担使 得英国可以筹到更多的钱用于建设庞大的海军和发展国力。

从18世纪开始,阿姆斯特丹的繁荣开始衰退。 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 使阿姆斯特丹的经济大幅度倒退, 经济基 础的严重破坏导致了金融业的萧条。 到后来, 荷兰甚至被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所占领; 国破家亡, 更不要说发展经济了。直到1815年,荷兰才摆脱法国的统治,但是战争给荷兰留下了巨大的债务负担。

伦敦的金融市场是随着英法战争早期政府的庞大融资需求而蓬勃发展起来的, 1695 年, 皇家交易所就已买卖公债以及东印度公司和英格兰银行的股票。 随后, 阿姆斯特丹资本市场的各种交易方法都在伦敦再现。到18世纪后半期, 伦敦的资本市场开始超越阿姆斯特丹的资本市场,确立其支配地位。 伦敦金融市场的繁荣,扩大和深化了政府债务市场。 英国政府发 行的债券越来越受外国投资者欢迎, 其融资成本也大大降低。

20 世纪是风云变幻的世纪, 两次世界大战完全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秩序,荷兰在20世纪的大国竞争中并没有取得重要的胜利。虽然1968年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在阿姆斯特丹成立, 但后来由于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次提升, 并且成为欧洲的领袖, 与阿姆斯特丹进一步拉大了距离。 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2000年9 月, 巴黎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证交所、 布鲁塞尔证交所合并成为欧洲交易所, 并成为欧洲第一大证券交易所和世界第二大衍生产品交易所。 2007 年4月,欧洲交易所集团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了 NYSE-Euronext集团,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辉煌历史走向了终结。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