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了创维新色彩
黄宏生:1956年出生于海南临高;1977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89年,在香港注册成立遥控器厂,取名创维;2000年,创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募集资金10亿元;2001年,创维彩电销售额突破70亿元大关,跻身国内彩电业三甲。
因挪用公司资金而引爆刑事法律风险,2006年7月13日,香港区域法院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罪判处黄宏生有期徒刑6年。
在黄宏生还不满18岁的时候,他就到海南岛一个贫瘠山区接受贫下中农的改造。
他虽然只是个伐木工,但根据当时的情况他还得要上山开路。上山开路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一旦遇到挖不动的地方就需要打炮眼,炸开一条路来。每年点炮眼的人总有几个死于非命,而黄宏生却平安地活了下来。
黄宏生命运的转机是在1977年,那一年,黄宏生顺利地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成为华大的学生。
黄宏生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以后,进入华南进出口公司工作。一年以后,黄宏生所在的电脑事业部成了华南公司效益最好的一个部门,黄宏生也由助理工程师升任为电脑事业部的部长,并且在他28岁的时候成为了该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常务副总经理。
1988年,已经坐到副厅级官位的黄宏生毅然地辞去了公职,用自己筹集到的5万元前往香港开始创业。首先他注册了一个小公司,“创维”就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最先是搞贸易,代理一些电子产品的出口,但由于自己是半路出道的商人,所以事事都不是一帆风顺,进了货却卖不出去,不久就出现了亏损,为此他还生了一场大病。
之后黄宏生又开始尝试开发丽音解码器,当时并不熟谙商场之道的他,居然就鲁莽地一下子做了2万台,没想到香港的电视台因丽音广播成本太高已停止使用丽音的广播设备了,因此生意上的亏损让黄宏生再次尝到失败的滋味。
之后,黄宏生又开办了一个生产遥控器的小工厂。为了打开遥控器的销路,黄宏生曾经一个人背着产品到青岛,苦等3个小时,只为了让当时任青岛电视厂厂长的周厚健看看自己的产品。当时,周厚健就预言,“此人必成大器。”
就在这个时候,黄宏生看到东欧的彩电供不应求,便又大胆地决定生产彩电。在经过一年多的开发之后,彩电总算可以开始顺利地生产了。但由于与世界的先进水平相去甚远,并且不符合国际的规格,再一次导致货物无人问津,结果黄宏生又亏损了数百万元。至此黄宏生债台高筑,陷入了绝境。
1991年,香港迅科集团由于高层内讧,要将公司拍卖,身陷绝境的黄宏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救命稻草。黄宏生迅速地把目光瞄准迅科彩电开发部的技术骨干,出让公司15%的股份将他们纳入旗下,这样一来创维就获得了有力的技术支持。9个月以后,创维开发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第三代彩电,在欧洲市场一炮打响。
次年创维踏入国内市场,以技术优势另辟蹊径,因此成为行业内上升速度最迅猛的企业之一。很快,创维就成了国内电视行业众所皆知的品牌,创维的资产和利润也是扶摇直上。
在1996年之后的四年里,创维的彩电业务销售额从开始的8亿港币做到43.3亿港币,累计营业额达115亿港币,利润从1997年的8000万港币上升到1999年的3.2亿港币,每年增幅达50%,创维的行业排名也由第17位骤升至第4位。
当一切都顺顺利利的时候,创维却在1998年遭遇了冰河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创维利润贡献巨大的出口业务遭受到重创——失去了马来西亚和俄罗斯40万台彩电的订单,几乎占到上年出口总量的80%。
1999年,创维彩电从8月起便开始全面滞销,损失达数亿元之巨。
面对极度困境,黄宏生主动放弃了自己董事局主席的年金,还拿出1亿股股票期权分配给集团的800名管理人员和骨干;并且重新构架了销售团队,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月里,一个高规格的国际化管理团队便到位了。在经过一系列的动作之后,2000年创维实现在国内销售44亿元,出口5亿元的惊人成绩。
2000年,创维数码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融资11亿港元。
这一年,黄宏生还荣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创维成为了中国彩电业唯一幸存下来的民营企业,具有74亿港元的净资产,年销售收入达到100多亿元。此时的黄宏生已经是中国彩电业呼风唤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