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民来说,选股是很重要的,我们都是选好了股票,等着拉升获利。但是,在选股时,很多人会出现错误的选股思路。
以下错误的选股思路,你也会犯吗?
1.所选股票太多
很多投资者在选股时,看到哪只股票上涨就买哪只股票,资金总共不超过几十万,结果买入的股票有几十只。
作为投资者,其个人精力是有限的,每天盯着这几十只股票察看盘口就会令投资者忙得晕头转向。何况每只股票的走势各异,有的上涨,有的下跌。过多的股票,让投资者无暇顾及,对每只股票的走势也不会烂熟于心。
同时,所选的股票数量过多,会直接导致投资者的目光无法集中,很容易看走了眼,也无法周全地照顾到每一只股票,这样就会错失一些重要信息,也就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果断地做出买卖决策。
有人认为,多投资一些股票,能够分散投资风险。实际上,投资几十只股票看似分散了风险,实质上也铺摊了利益。在市场一味向好的时候,这是有些人所不能接受的,尤其是新手,看到自己股票的平均收益才有5%多点,看到另外的股票收益有20%、40%,甚至更高,于是心内蠢蠢欲动想换掉手头持有的股票。他们在3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里,卖掉自己手里的股票,买上自己观察所发现表现更好的股票,以此来赢取更大的收益。
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这样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往往会事与愿违。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投资者能够通过将自己的投资范围限制在少数几个易于操作的公司中,一个聪明的、有知识的、勤奋的投资者就能够以有效且实用的精确程度判断投资风险,并且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
2.买底部股
不少投资者谈起自己的选股经时会说:低吸高抛,买底部股。但这个“底”到底在哪里呢?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有下面这个投资者这样的经历:
有位股民小A,入市不久发现有一只股票从10元跌到6元,认为这只股票已经跌了将近一半,是底部了,便大胆买入。一个月后,这只股票又跌到4元多,心想:这回应该是底部了,又筹集资金进行补仓,没想到还没出一个月,这只股票又跌去1元多,于是他心里就没底了,害怕这只股票继续跌下去,在3元附近忍痛割肉出局。
这其实就是许多散户朋友“抄底运动”的真实写照。很多投资者认为都很难捉摸到这个“底部”究竟在哪,的确如此,大多数人难以捉摸到真实的底部在哪。在买底部股时,一定要沉得住气。
3.只买低价股
大部分投资人都倾向于买进低价格的股票。他们认为,用同样的钱与其买50股较昂贵的股票,不如买100股或1000股较便宜的股票。事实上,这样的操作手法并不值得提倡。投资者应该购买价格较高、公司营运状况较佳的股票。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不在于你可以买多少股票,而在于你能投资多少钱,以及这笔钱所能买到的最好商品。
股票的基本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对个股的基本面做出充分的分析研究,不管个股是否具有上升潜力,不分青红皂白地随便抓只股票就长线投资,极有可能没有收获,甚至是负收益。
买便宜货是人的正常心理行为,但买股票并非像买白菜那样越便宜越好。股票投资是买公司的未来,良好的赢利能力和成长性是支撑股价上涨的内在动力,所以说,并不是低价股就是好股。每股2元、5元或10元的股票看起来好像便宜,然而大部分股价低于10元的公司,要不是营运状况不好,就是经营体制不健全。
另外,大量买进低价股所负担的佣金也比较多,风险也比较高,因为低价股下跌15%~20%的速度远高于高价股。
4.迷信股评荐股
很多投资者都具有以下两个弱点:所掌握的信息少之又少,即使那些公开的信息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分析能力有限,无法对股票的未来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测。
这些方面的不足使投资者没有信心对股市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预测,于是开始希望外界某种神奇力量能够给自己指明方向,选到好股。不少投资者把目光集中于股评家。毋庸置疑,股评家的专业素质和投资赚钱能力的确很高,远远高于普通投资者。问题是有些投资者对股评家产生了某种崇拜的情绪,迷信股评所荐的股票和所进行的后市预测。不管其观点对不对,所选股票适不适合自己,也不管当前位置是不是买入的好时机,便盲目买入,到头来很多时候都是惨败而归。
投资者不能过于迷信股评,在参考股评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合理判断,才有可能不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