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日德兰大海战

2019-12-2217:37:49日不落帝国:日德兰大海战已关闭评论

【时间】

●1916年5月31日

【人物】

●杰利科

●贝蒂

●舍尔

●施佩尔

在1916年5月的最后一天,温柔的海风夹带着微微的咸味吹过了斯卡格拉克海峡。在北海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人类创造出来的最可怕的钢铁巨兽狠狠地碰撞在了一起。此后,全世界的人们都记住了一个伟大的名字——日德兰。

决战前夕

1916年,已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年头。在马恩河、在香槟阿杜瓦,在马祖尔湖,几百万武装到牙齿的士兵在厮杀、战斗和流血,战斗机、毒气弹、马尔斯巨型火炮这些可怕的杀人武器相继亮相。陆地上打得这样热闹,海上也不平静。

德国潜艇虽然屡屡偷袭英国的商船,但面对实力强大的英国本土舰队,德国的公海舰队只能老老实实地龟缩在不来梅港和威廉港。英国人嘲笑这支舰队是“存在舰队”,把堂堂的德国海军看成了“看门狗”。自尊心极强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此大为恼火,他决定走马换将,任命海军上将莱因哈特·舍尔为公海舰队新的司令。这位水兵出身的海军上将一向以勇猛好斗著称,他向皇帝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以小规模舰队骚扰英国海岸,诱使英国的分舰队出击,再以公海舰队的主力聚而歼之,然后和实力严重削弱的英国本土舰队进行决战。威廉二世对这个“钓鱼”战术非常满意,很快就批准了舍尔上将的计划。

1916年5月30日,德国海军中将施佩尔带领着5艘战列巡洋舰、5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组成的“诱饵舰队”驶出了威廉港,目的地是日德兰半岛和瑞典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2个小时后,舍尔上将率领着公海舰队的主力也悄悄地离开了威廉港,尾随在诱饵舰队身后。在航行过程中,施佩尔命令部下不断地用无线电发报机发报,生怕英国人不能发现自己,耽误了整个钓鱼行动。其实中将大人的担心有些多余,在一天前英国海军就已经知道了德国舰队要出海的消息。5月30日中午12点,一份德国海军将于次日出动的情报放到了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杰利科海军上将的办公桌上。尽管不知道德国舰队出动的规模,杰利科上将和他手下的贝蒂中将还是制定了一个和德国人类似的作战方案——贝蒂中将率领一支分舰队与德国舰队主动交火,然后再伺机撤退。等德国舰队开始追击后,杰利科上将率领本土舰队的主力从侧翼出击,一举消灭德国舰队。

意外的遭遇

5月30日晚,贝蒂中将率领着4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组成的“英国版”诱饵舰队从军港出发了。几个小时后,杰利科海军上将率领着本土舰队的主力也出发了,就尾随在贝蒂舰队的身后。下午2点整,两支庞大的舰队都出现在了北海的海面上,在贝蒂舰队的东边就是施佩尔的舰队,只是双方都没有察觉到对方的存在。眼看着两只红眼的公牛就要跑散,一块挑逗它们的红布出现了。下午2点20分,一艘丹麦籍货轮从两支舰队之间经过,货轮不早不晚地拉响了自己的汽笛,一股浓浓的蒸汽冲天而起。德国巡洋舰“埃尔平”号和英国巡洋舰“加拉蒂”号都向货轮方向靠近,它们很快就发现了对方,英国人抢先发射了这次海战中的第一发炮弹,日德兰大海战的序幕终于拉开了。

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本土舰队有37艘“无畏”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34艘巡洋舰和80艘驱逐舰;而公海舰队只有23艘“无畏”级战舰,11艘巡洋舰和63艘驱逐舰。那“无畏”级战舰是什么样的军舰呢?1906年,英国海军花费750万英镑打造的巨舰“无畏”号下水了,这艘“海上堡垒”装有10门305毫米主炮,满载排水量达到了2.1万吨,航速更是达到了可怕的21节。由于火炮设置巧妙,任何方向来袭的敌人都会同时遭到8门主炮的攻击,每4秒钟就会有8发305毫米的炮弹倾泻到敌人的头上。“无畏”号诞生后,各国纷纷效仿,主炮口径在12.5英寸到15英寸之间,排水量在2万吨到2.5万吨之间的战列舰也被统称为“无畏舰”或“超无畏舰”,这种海上怪兽一时间成了海军力量的象征。日德兰海战中,杰利科和舍尔手中的王牌也正是这些无畏舰。

惨烈的决战

贝蒂中将和施佩尔中将几乎同时得到了敌袭的报告,施佩尔命令舰队向东南方向,也就是公海舰队主力所在的方向撤退。好不容易遇到德国军舰的贝蒂下令全速追击,完全忘记了自己诱饵的身份。就在两只前卫舰队大玩“猫捉老鼠”游戏的时候,他们身后的主力舰队也在加速赶往战场。下午3点48分,贝蒂舰队和施佩尔舰队开始了战斗。由于德国军舰装有先进的测距仪和指挥系统,所以德国军舰的射击更加准确,贝蒂舰队中的战列巡洋舰“狮”号、“虎”号、“玛丽王后”号相继中弹。下午4点整,一枚穿甲弹击中了贝蒂的旗舰“狮”号的炮塔,几乎引发了弹药库的二次殉爆。幸亏炮塔指挥官哈维少校在临死前通过传声管道下令向弹药库注水,“狮”号这才避免了被炸上天的命运。战后,哈维被授予了英国军人的最高荣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玛丽王后”号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几发炮弹击中了它的弹药库,在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里,这艘排水量达到2万吨的无畏舰变成了一个火球,沉入了北大西洋冰冷的海底,船上的1275名船员中只有9人生还。几分钟后,英国军舰“不屈”号也步了“玛丽王后”号的后尘,第一轮交锋德国舰队以2∶0领先。

祸不单行,就在贝蒂为巨大的损失心痛的时候,舍尔率领的公海舰队主力赶到了战场。一看形势不妙,贝蒂急忙下令舰队向北撤退。杀红了眼的德国军舰哪里肯放过英国人,他们全力追击,完全不知道自己追逐的也是一个有毒的诱饵。晚上6点左右,杰利科的本土舰队出现了,24艘“无畏”级战舰排成了海战中最能发挥火炮优势的“T”阵型进入了战场,而公海舰队的阵形却是不利于火炮射击的纵队形。尽管德国人又击沉了英国军舰“无敌”号,但德国人的战列舰“吕措夫”号也被打得千疮百孔。这时,舍尔从被俘的英国水兵口中得知自己面对的是整个本土舰队,上将这才发现他钓上来的不是可口的金枪鱼,而是要命的大白鲨,舍尔终于决定撤出战场。晚上7点整,“吕措夫”号带着肚子里的几万吨海水发起了决死冲锋,德国驱逐舰也向几个方向发动了佯攻,以掩护己方的战列舰突出重围。双方的巡洋舰、驱逐舰互相英勇地冲锋,战列舰305毫米主炮的炮口不停地闪动着耀眼的光芒。

6月1日凌晨3点,公海舰队终于冲破了本土舰队的包围,从合恩礁水域撤回了威廉港,追踪而来的英国人却只能在水雷区外愤怒地咆哮,德国人布下的水雷让他们望而却步。4点15分,杰利科上将命令本土舰队返航,日德兰海战终于结束了。这场战斗中,英国人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型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伤亡6900余人;德国人损失了1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型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伤亡3000余人。战斗结束后,英德双方都认为自己是胜利者,德国人的依据是他们击沉了更多的英国军舰,英国人则认为是德国人率先逃跑的。可能还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评价较为公平:“德国公海舰队凶狠地攻击了它们的监狱看守,但它们还是被关在囚笼之中。”

作为战列舰时代最辉煌的一次战斗,日德兰海战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巨舰大炮的不足,也正是在这次海战之后,航空母舰和潜艇逐渐成为了海战中的决定性武器。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日德兰鱼雷

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中自导、自控、自航,能在水中爆炸毁伤敌方舰船的武器,它第一次“演出”是1878年的俄土战争,一艘俄国军舰用鱼雷击沉了土耳其的商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鱼雷已经成为了仅次于舰炮的主力武器。在战斗中,发射出去的鱼雷要么击中目标,要么自沉于海底,可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超无畏级战列舰“普鲁斯”号发射的一枚533毫米的白头鱼雷既没有击中目标,也没有沉没,它竟然像幽灵一样在大洋中漂泊了50多年,先后在北海、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美国东海岸等许多地方出现过,许多国家的海军官兵、船员都亲眼见到过这枚“古董”武器。其实这枚鱼雷漂浮的原因很简单:一战时鱼雷的装药量很少,一般不超过30千克,而且鱼雷“身体”里有一个占鱼雷总长度1/2的密封气舱,这样鱼雷的浮力和本身重力几乎持平,所以它浮而不沉,还随着海洋的流动开始了漫游。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