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香港的公子财爷

2019-12-1809:46:23唐英年:香港的公子财爷已关闭评论

临危受命

2003年7月16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辞职,处于经济低落氛围的香港民众极为关心新财政司司长人选,香港媒体为此不断扫描心目中的热门人选。

8月4日,为期20天的“猜人游戏” 的谜底终于被揭开了。让人们颇感意外的是,新任财政司司长竟是原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唐英年。消息出来后,香港媒体第一时间的反应变得有点尴尬,这或许是香港媒体第一次集体“表错情”。

在香港,财政司司长不仅掌管财政大权,更具有未来问鼎香港特首候选人的潜在意义,一个如此重要的职位,当然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说起来,唐英年其实是一匹不是黑马的黑马。 他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在工业界、贸易界的资历却不是一般人物可以比拟的。

唐英年是公认含着“金锁匙”出生的“公子哥儿”,属于香港富豪第二代。 其父唐翔千,曾经被尊称为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先驱,因为打破美国棉花垄断,并最早在东莞投资电子厂,故被视为爱国商人。

说起唐英年的“公子”形象,可以称得上是早已“深入民心”了,饮红酒、玩跑车,重视家庭及个人享受等等不一而足。有鉴于此,港人不禁要问:在风暴中出任香港财爷的“公子” 能否抵御当今香港政坛的风浪,带领香港走出经济低谷呢?

当时,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其最大的问题是财政赤字和高失业率。香港经济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持续低迷,失业率曾经高达7%,成为特区政府的最大挑战。

不仅如此,广东与香港一直存在重复定位的竞争。如果广东担当工业生产基地,香港继续发展金融、服务及物流业的话,粤港定位将走向清晰,为唐英年解决香港难题提供更好的经济环境。

然而,与背景单纯的专业银行家出身的梁锦松相比,缺乏财经知识育景的工业家唐英年似平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难题,这也是香港民众对唐英年出任财政司司长颇感疑虑的一个原因。

这种环境之下,唐英年的出任便给人一种“临危受命”的感觉。

唐英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系,1976年返回香港帮助父亲打理家族生意。 他由最基层做起,一步一步管理企业,曾担任半岛针织厂有限公司主席和美维科技集团主席。二于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有意于香港政坛,在1991年参选工业界功能组别,爽选为立法局议员,开始踏上政治旅途。唐英年1995年竞选议员时,曾设计过一个电灯泡标志,准备“以小小的力量,在经济逆境中,点燃大家的希望之光”。

1997香港回归后,唐英年获香港特首董建华邀请加入行政会议。没过多久,他不但出任香港工业总会主席,还积极参与香港事务。不过那时,他仍以经商为主。

2002年,唐英年受到董建华的多次邀请,于是索性“弃商从政”,出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长。

工业家出身的唐英年在一年的任期内就获得了不少掌声,如领导工商及科技局处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中国香港代表的身份出席墨西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等。 而处理香港商业电台续牌与“新闻自由” 关系的问题上,唐英年虽然曾面对外间不少压力,但仍能妥善处理,最终批出商台续牌12年,让政界人士公认他的政治手腕圆熟,更令一些官员“刮目相看”。

在财政理念方面,唐英年主张香港应实施积极措施刺激经济,应对高失业率问题。2002年他上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的第一周,就提出要对中小企业实行补贴。 他还曾于1998年底呼吁港人买楼“入市”:“差不多啦!既是用家,升跌可以不理,买楼等于买股票,摸到底人市者只是运气好。”当然,今天已没有多少人记起他的“托市论”。

在说话方面,唐英年有时候似乎有点“口无遮拦”。 他曾两度“失言”。在2002年6月他大胆地说:“相信有生之年内,香港失业率也不会回到1997的2.2%。”3个月后,他又在一次青年活动中指港产片

“无聊至极”。这些言论令人诧异,并引起了不少争议,最后他向公众作了公开道歉,对自己的失言加以澄清,这才得到了人们的谅解。

对是否会角逐第3届香港特首的问题,唐英年一直没有正面回应,外界自然也就无法得知。 对此,他的另一位好友兼“高级伙计”林大辉的话则说得更为实在:“他是否有素质做特首呢?他还是先做好灯爷吧!如果多心,反而做得不好,未来4年应先切切实实做好本分才是.”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