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失衡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了货币需求,从而是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失衡是一种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即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或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
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
此类情况可能由以下原因所致:
第一,随着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货币供给量并没有随之及时的增加,从而导致经济运行中货币吃紧。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这种情况不止一次的出现过,但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这种情形很少出现。这是因为在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作为货币流通的金属币材的开采;在纸币流通下,作为货币当局的中央银行增加纸币供给极为容易。
第二,在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一致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减少了货币供给量,从而导致流通中的货币紧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了抑制,使本来供求均衡的货币运行走向供给小于需求的货币失衡状态。
第三,在经济危机阶段,由于经济运行中的链条断裂,正常的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急剧增加,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却相对地滞后于货币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了货币供需的失衡。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往往会出现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