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经由操作目标和远期中介目标的传导,作用于总支出,达成最终目标的这段时间。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期间,包括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认识时滞,即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货币当局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行动时滞,即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显然,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方面。
2.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又称为影响时滞。不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比如企业是扩大还是缩减投资,要做出决策,要制订计划,然后付诸实施。因此,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时滞越长,货币政策的效果越难预料。假定政策的大部分效应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经济形势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此时很难证明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是否已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