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基本特征是: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服务,而需求则体现在用于购买和支付的商品上,所以也有通俗的说法:这种通货膨胀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需求拉上学说的理论分析可以用图1-1加以说明。
图1-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图中 AS 表示总供给曲线, AD 表示总需求曲线的初值,二者的交点决定了供求平衡条件下的物价水平 P 和收入水平 Y .当总需求增加,曲线 AD 0 移动至 AD 1 时,会使收入水平提高至 Y 1 ,同时拉动物价水平上升至 P 1 .由于经济距离充分就业差距较大时,总供给曲线 AS 比较平坦,因此收入水平提高较快,而物价水平变动较小。
总需求继续增加,曲线 AD 1 移动至 AD2 时,收入水平提高至 Y 2 ,同时拉动物价水平升至 P 2 ,这时 AS 曲线倾斜度增大,物价水平的提高加快,进入凯恩斯所说的“半通货膨胀”状态。
愈是接近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曲线愈是陡峭,表示收入水平难以进一步增长,因此当曲线从 AD 2 移至 AD 3 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AS 曲线变为垂直,收入水平不再增长,总需求的增加几乎全部通过物价的上涨(提高至 P 3 )反映出来,即进入凯恩斯所谓的“真正的通货膨胀”。
进一步分析,能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上作用的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实际因素,西方经济学主要分析其中的投资,凯恩斯学派偏重研究实际因素引起的需求膨胀,如果由于利率、投资效益的状况有利于扩大投资,则投资需求增加。由于投资需求增加,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被打破,物价水平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