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王之争:1961年,竞标澳门赌牌

2019-12-1713:58:20赌王之争:1961年,竞标澳门赌牌已关闭评论

1961年7月8日,澳门的大小报纸刊登了一则博彩业招标公告。 澳门政府宣布取消赌业竞投经营优先权, 按照“公开、 公平、 公正” 的原则重新招标,底价300万澳门元,出价高者得赌牌。

何鸿燊、 霍英东、叶汉、 叶德利等人合资组建澳门旅游娱乐公司,很快制定了一套竞标方案,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 除了逐年提高赌税之外, 还特别承诺将每年利润的10%捐作慈善, 其余90%全部用于澳门本地投资, 兴建酒店、公路、 码头、 民宅等设施, 以改善澳门的经济环境。

这套方案的设计者是何鸿燊, 从中颇能显出他长远的战略眼光:以"长期投资者” 的身份赢得澳门政府信任和支持, 并不单为取得赌业牌照,而是旨在以赌业为龙头, 牵动酒店,交通、 观光等旅游娱乐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另一方面,这也符合霍英东的胃口, 以及澳娱公司的最终利益。

傅老榕家族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赌业是傅老榕家族的根基和最大收入源,任何竞标者都被其视为敌人。 为了保住澳门赌牌, 傅老榕家族不惜动用一切关系, 采取一切手段, 设置各种障碍,阻挠竞争者投标。 傅家权势之大,一声令下, 竟然收买了澳门所有的律师行, 导致 何鸿燊找不到任何律师敢出面作澳娱公司的法律顾问, 最后只能软硬兼施,雇佣了一名几乎从未打赢官司的葡萄牙籍律师。

1961年 10 月, 投标开始。 采取暗标竞投的方式, 价高者获胜, 定标后公布各家投标书及竞标额。

这种沿用已久的竞标方式存在极大的暗箱操作空间。澳门当局口口声声宣称 “公开, 公正、公平"但最终仍做不到程序透明,其中的利益制衡、权势牵绊可见一斑。 对于根基深厚的傅氏家族而言, 无疑又增加了几分胜算。 当然, 对于何鸿燊等人,也未尝不是一种机会。

随着截标日期的临近, 无足轻重的竞标者纷纷递交标书, 最后这天, 只剩下泰兴公司和澳娱公司。 泰兴公司首先撑不住,还剩10分钟时呈交标书,5分钟后,澳娱公司最后一个递交了标书。

几天后, 结果揭晓:澳娱公司以316.7万澳门元的价格成为新赌牌的持有者,获得为期25年的澳门赌业专营权.泰兴公司的出价为315万澳门元。仅1.7万元的差额,却是迥然不同的结局。

泰兴公司对这个结果当然不会满意。 它的处境正如24年前的豪兴公司, 明知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出局, 仍抱着一丝侥幸心理, 做最后的挣扎。 傅老榕家族动用一切手段阻挠澳娱公司履行合约。

葡萄牙国籍的何鸿燊代表澳娱公司持有赌业牌照, 也因此成为泰兴公司的眼中钉。

为了把何鸿燊赶出澳门, 泰兴方面甚至出价10 万买其项上人头, 并威胁要让澳门所有的船舶停运、 所有酒店停业、 所有楼宇停租、 所有荷官失业, 让澳娱租不到经营场所、 招不到员工,更招徕不到一位赌客。 倘若澳娱公司敢开张营业, 就派乞丐前去闹事, 派人往赌场中投掷炸弹。

何鸿燊不为所动, 放出风去: 开价100万, 有谁胆敢取自己性命, 就让他以命相抵。

至于其他威胁,充其量只是逞一时之能,葡澳政府从大局出发,定然不会隔岸观火。 何鸿燊针锋相对, 一一击破难题。 最终, 泰兴公司无奈地接受了出局的命运,眼睁睁看着何鸿燊接过赌业专营权。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