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很冷很冷的冷笑话。以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地主家干活。木匠干活热得大汗淋漓,就一件一件把自己的衣服脱掉了。这时他想起了孩子,生怕他也热着,就一件一件把孩子的衣服给脱掉了。后来,孩子被冻死了。这就是虚假一致性偏差。
这是个很老很老的寓言故事,其实现在我们身边的人无不存在着虚假一致性偏差心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至今仍有争议的“甜咸豆腐脑之争”,真是让人觉得很无厘头。在豆腐脑咸甜之事上……彼此见对方都想吐。不信你问问你身边的同事、同学,南北方对甜咸之事肯定反应激烈,我就试过,这句话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得到了完美的验证。
广东的阿华说:“豆腐脑没有糖,不叫豆腐脑,我吃不下,鄙视吃咸豆花的人。”北京人小许说:“甜的算啥,加上酱油、醋、咸菜丁、辣椒、韭菜花、香菜,这才是一碗精益求精的豆腐脑,没有香菜的豆腐脑就没了灵魂。”总之呢,南方的吃法,北方人表示无法接受;北方的吃法,南方人表示难以下咽。淋上糖浆还是浇上酱汁,南北统吃的你会不会举棋不定了?
这就叫做“虚假一致性偏差”,虚假一致性偏差又叫虚假同感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当遇到与此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就是说人们通常高估自己的想法、行为、信念的普遍性,如果自己喜欢萝卜,就会认为大部分人也喜欢萝卜,如果有人喜欢白菜,我们就会认为他们是不正常的。
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我们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我们讨厌的别人也会厌恶。结果就像故事里的木匠一样,陷入了一个决策陷阱。
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通俗点来讲,就是热了脱衣服是理性的,帮助不热的人脱衣服是非理性的;自己喜欢吃萝卜是理性的,让不喜欢吃萝卜的人也吃萝卜是非理性的。
一般来说,人们在决策中容易陷入这个心理陷阱。人们总是无意间夸大自己意见的普遍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自己有疑心,就认为身边的人全都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便认为别人也爱打交道。这种虚假一致性偏差使你通过坚信自己信念和判断的正确性,获得自豪感和自尊,但同时,也给你带来了决策和选择的错误。
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实验验证了这一切。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李·罗斯(Lee Ross)证明了虚假一致性偏差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决策的。
这个实验中,要求被试者阅读一份关于一起冲突的资料,并告知他们有两种方式可以回应这个冲突。被试者需要做以下三件事。
(1)猜猜别人会选择哪种方式。
(2)自己会选哪种方式。
(3)分别描述这两种人的特征属性。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被试者以哪种方式回应冲突,都觉得更多的人会作出跟自己同样的选择。在描述这两种人的特征属性时,罗斯教授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觉得跟自己有不同选择的人是有问题的!当然,这也是一种偏见。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青年,那么你肯定会高估自己周围普通青年的人数。如果你是一名文艺青年,那么你肯定会高估自己身边文艺青年的人数。要是你觉得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青年,那么请自重……
我们要尽量避免犯虚假一致性偏差的错误,下面是一些会引起偏差的原因,可以帮我们反省自己。
(1)当前的事对你非常重要的时候。
(2)当你非常确信并坚定自己的观点或意见的时候。
(3)当你的地位受到某种威胁或生活出现危机的时候。
(4)当你觉得其他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遇到这些事之前,先问一下自己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是否真的要与他分手?是否真的要辞职?事情真的像我想象的这样吗?解雇他真能维护我的职位吗?该不该为了父母做这个决定?千万不要太高估了自己,以至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tips:
不是任何两个人之间都能心有灵犀,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你感觉到的东西,未必别人就可以意识到。许多恋爱中的女人常说:“他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你在想他给你一个吻的时候,偏偏他买了菜叫你去做饭;你想着周末去哪里玩的时候,他却想着加班是不是可以多赚些钱。这也可以说是虚假一致性偏差,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应该适当尊重对方的看法,平淡的生活何尝不是最真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