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欣法则:名词解释、举例说明、意义启示

2020-03-0413:03:18格雷欣法则:名词解释、举例说明、意义启示已关闭评论

基础知识

格雷欣法则是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该法则是以托马斯·格雷欣爵士(1519—1579)的姓氏命名的。格雷欣是英国著名的金融家、慈善家,皇家证券交易所及格雷欣学院的创建者,由于他对货币与交易方面的知识非常精通,因此成为了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改革货币制度的顾问。格雷欣自从1558年提出了这个法则之后,就成为了货币史上的著名人物。

举例说明

格雷欣法则在人类给金钱以一定的币值时,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人们就习惯性地从金银钱币上切下一角,这就表示在货币充当买卖媒介的时候,货币的价值含量降低了。但不久以后,古罗马人就觉察到货币愈来愈轻。当他们知道了货币减轻的真相时,就积存足值的金银货币,专门使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由此可见,坏钱把好钱从流通领域里排挤出去了。为了控制这种现象的蔓延,政府开始发行带锯齿的货币,每枚足值货币的边缘都有一个细小的沟槽。若是货币边缘的沟槽被锉平了,那就表明这枚货币被人动过手脚了。

例如金银币。金银的开采成本和市场供求是不太可能完全同步变化的,因此,当金相对于银而言更加贵重时,人们就必定会储存更具价值的金而使用相对价值不高的银,因为在交换时,人们是用法定比价而非实际比价来计算的。若银相对而言更贵重时,劣币就变成了金,而银就成了良币。

当进入了纸币流通的时代,货币的不足值性就更加明显了,国家也必须用更有力的手段来杜绝假币的出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格雷欣法则开始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质疑。其实,若没有良币出现或有政府禁止良币的使用,劣币也就无法一直使用下去。

上述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劣币驱逐良币并非产生于竞争的前提条件下。每套货币的发行都是由国家强制人民来接受的,虽然付款方非常乐意使用劣币,可收款方却不愿接受,只有在国家能够确保收款方接受的劣币能继续流通时,劣币才能够继续存在,而这条规律才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换言之,一个国家若滥用发行货币的权力,通过“劣币驱良币”的手段来掠夺民间财富的话,那这个过程就可以说是政府消费自己信誉的过程。当此消费过程超过一定限度时,人民也许会拒绝接受这种货币,通过自由的选择让货币自发地建立起一个新规则。

学习启示

格雷欣法则不仅是货币、金融领域内的著名法则,在商业领域内也有一定的体现。人们通常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主要是指假冒劣质产品从多种渠道向正牌商品挑战,并具有膨胀、蔓延的趋势。比如在软件市场上,当经济秩序和法规约束尚不完善或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时,盗版软件就会影响正版软件的制作和销售等,从而危害了软件业的健康发展。这就同于“劣币驱逐良币”,也可叫做“盗版驱逐正版”,是一种非正常的市场状态。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