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货币主义、理性预期、新剑桥凯恩斯、公共选择、新制度、新自由主义学派

2020-02-1810:47:55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货币主义、理性预期、新剑桥凯恩斯、公共选择、新制度、新自由主义学派已关闭评论

1929年10月24日,以纽约股市暴跌为起点,爆发了持续7年之久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后,立刻大规模干预经济,史称“罗斯福新政”。在此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严厉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提出“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主张由政府干预来拯救资本主义,人称“凯恩斯革命”,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缪尔森为主要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弥合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分歧,遂形成所谓“新古典综合派”,他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适用于经济繁荣状态,属于微观经济学;凯恩斯理论适用于经济萧条状态,属于宏观经济学。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经济学》(第1版)是这一学派形成的标志,1961年《经济学》第5版开始使用“新古典综合”一词。至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个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波尔丁1948年出版的《经济分析》一书第2版中。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因此政府应根据“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干预,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增长。该学派的理论核心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1937年在《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一文中最早提出,后来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1953年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推广的IS—LM模型,又称“希克斯—汉森模型”。

直到1980年代以前,新古典综合派一直占据西方经济学主流地位。但由于不能解释1960年代通货膨胀和1970年代“滞胀”,受到了许多非凯恩斯主义流派的激烈指责,催生了“新凯恩斯主义”。非凯恩斯主义流派基本情况如下: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