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作为至高无上之权力与等级的象征

2019-12-1709:29:09金印:作为至高无上之权力与等级的象征已关闭评论

黄金作为贵重的金属, 自然不是人人都能够拥有的。 为了进一步体现封建等级的森严,金印又成了最高政权与神权统治者们的特有权力物。 久而久之,它也就成为了最高权力与等级的象征。

金印是旧时帝王的金质印玺, 随着时代的变迁, 金印也引申为官印。在古代,除了服饰、 头戴的不同, 官印是彰显权威和官品的物件。 苏轼曾在 《观捕鱼》一诗中写道: "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 腰定何益。” 清朝的黄遵宪也曾留有: “尚有丹书珠殿挂, 空将金印紫泥封” 的诗句。 可见, 官印在古代就是权力的象征。 而金印则显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 早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用印制度加以修改, 制定了拥有 和使用官印的 制度, 制度中明文规定, 不同等级的官员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印章。 另外,官位越高的人使用印章的质地就越好,如一级官员可以使用纯金印章。

到了汉代, 使用官印的制度进一步明确, 不同等级的官印不但质地不同,印纽的样式也有所不同。 质地通常分为黄金、 白银、 玉和铜集中, 印纽样式多为龙、 蛇、 龟、 羊等等。 官印之间的区别与主人的官爵息息相关, 成为代表权力的信物。1983年,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了一枚金印, 此金印刻有 “文帝行玺" 的字样, 由纯金铸成,整块金印重达 148.6 克。 根据金印上透露出的信息, 考古专家最后认定墓主人是我国岭南地区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昧。 赵昧于公元前137年称帝, 自称“文帝”。 所以, 他使用的金印刻有“文帝行玺” 四个字。 印文为阴刻篆书, 印纽为盘龙形象。 印纽上所雕刻的龙高昂的头, 拱起腰身摆动着尾巴,拱起的龙脊既显示出龙翻腾的姿态, 又有利于手持使用。 整个金印设计巧妙, 雕刻精美, 是集实用功能和装饰美观于一身的国宝级文物。

古代官印的发展完全成熟的阶段是清代。在清代,古代官印发展到了最高阶段, 皇帝所使用的印玺多为金、玉、 石等材质制造而成。 其中, 皇太后、 皇后、 亲王等人可以使用金质的印玺,叫做金宝。 不过,皇太后和皇后的金宝为三等赤金, 皇贵妃可以使用六成金, 亲王和世子用四成金。 另外, 不同等级的官员所使用的印章分别 叫做印、 关防, 钤记和图记。 等级越高的官印黄金量就会越大, 成色也会越足。

1652年, 五世达赖 阿旺罗桑嘉措亲自率领几千人千里迢迢奔赴北京觐见顺治皇帝,顺治皇帝大喜, 给予册封。第二年四月,顺治皇帝派特使携带金册、 金印等前往西藏。 其中达赖喇嘛的印章用纯金制 作,上面刻有满文、 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 整个印章为正方形,重约8500克。 有了这枚印章, 才确立了“达赖喇嘛” 的封号。

无独有偶, 嘉庆皇帝曾经将一枚刻有“和硕智亲王” 字样的金印颁授给皇子道光帝。 这枚印章也为正方形, 刻有汉文与满文, 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首、龟身图案。 这枚金印对于当时还是皇子的道光帝相当之重要,因为这是皇权的象征。

在日本福冈市美术馆的一个特制的玻璃柜中, 陈列着一枚日本国宝一一著名的倭奴国王印。1784年,日本人发现了一枚金印, 这枚印边长2.3厘米,宽 2.3 厘米, 高2.2厘 米, 重 108.7克。 印章上部为蛇形印纽, 底部分三行刻有“汉委奴国王” 五个篆文。 根据《汉书·东夷传》记载:公元58年,东汉光武帝将一枚金印赐给了倭之奴国王朝贡使臣。 日本人将这枚金印是为中日自古交流的证据之一,对其极为重视。除了将这枚金印视作国宝之外, 日本政府还特地 将金印的发现地开辟成 “金印公园”, 并在门口立起“汉倭奴国王金印发现之处”的十一个隶字石碑。 走进公园, 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枚巨大的金印模型, 并 将郭沫若先生到访福冈县所提的诗词刻成石 碑。 现在, 金印公园已经是福冈县的标志,而福冈县因此也成为了日本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每天, 来这里旅游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大家在对金印赞不绝口的同时, 也会说上一句: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 他们是朋友。”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