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1993年,美国名义GDP为65530亿美元,M1余额11284亿美元,V1是5.81,而中国为2.12,差两倍多;美国1993年的V2为中国的1.5倍多。中国货币流通速度V2与日本相当,略低于英国,与美国和新兴国家韩国差距较大。同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很小。1993年、1999年V2的方差仅为0.0026,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经济的稳定性较强。
想要了解货币的流通速度,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效应不仅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我们知道各国货币流通速度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就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领域;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
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出现,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举个例子可能会更明了,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苹果,乙用这10元向丙买橘子,丙又用它向丁买葡萄,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次数是3次。
货币流通速度与社会经济状况有一种定性关系: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往往会上升;在经济紧缩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倾向于下降。一般而言,货币流通度往往会上升;在经济紧缩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倾向于下降。一般而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量是与收入和货币量的变动规模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以美国为例,与1929年、1933年间货币流通速度的急剧下降相反的是,一战期间货币流通速度急剧上升,并伴随着货币存量和货币收入的迅速增加;而在经济平缓发展阶段,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也比较温和。
除此之外,货币流通速度还与消费习惯有关系。热爱消费的民族或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比较快,这些国家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因为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大,一旦增加货币供应,乐于消费的国民,会使这些增加的货币产生很大的放大效应。而热爱储蓄或节俭的民族构成的国家,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比较慢,这些国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因为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小,对新增加货币的放大系数比较小,自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
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拥有量(包括固定资产与金融资产以及现金)也会影响国民的消费行为。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一般越有利于增加国民的消费行为,因为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就会越及时地把自己手中的现金消费掉,货币的流通速度就会加快。
房子价格的上涨,虽然可以导致国民感觉的财富增多,但是,部分国民要购买房子,日常就必须少消费一些、多储蓄一些钱。房子价格上涨,在绝大部分国民都有房子时,会导致国民总体日常消费增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增加。如果较大一部分国民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很难说了。
国民福利的增多,也有利于国民增加日常消费。国民福利的增多,等效于国民财富增多,日常消费增加一些也是正常的。国民福利减少了国民的某些后顾之忧,不需要过多地储蓄了,自然也有利于增加国民日常消费。
最后,存款准备金率也会影响货币总体的流通速度。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效于把较多的货币囤积起来,不参与市场流通,减少了市场的货币供应,等效于减少了全部货币的流通速度。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部分国民会自己储存自己的货币,不进行消费,这些货币自然也难以流通。而银行的存在,可以使这些货币方便转借给愿意的消费者。就是考虑准备金的存在,银行的效果也是促进了社会的消费行为,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社会需求的货币。
一句话,银行的存在,对社会消费会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与存款准备金比率大小成反向关系。如果存款准备金比率不大,银行的存在可以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