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革命爆发
18世纪60 年代开始的英国产业革命,到19世纪30 年代末40 年代初基本完成。其主要标志是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近代工厂,取代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家庭手工业和手工工场,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纺织工业作为英国当时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到19世纪40 年代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冶金工业、煤炭工业、机器制造业更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工厂制度完全占据了优势。英国产业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开始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手工生产进入机器生产。
产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革命以前,英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产业革命过程中,伦敦地区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工业的重心越来越向北部地区转移,兰开夏成了棉织工业的主要中心,苏格兰也出现了以格拉斯哥为首的新工业区。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博尔顿、普雷斯顿等新兴工业城市迅速成长起来。城市的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1770年曼彻斯特只有1万居民,1821年达到 18.7 万人,而1841 年高达35.3 万人。英国全国人口1750年约为700万人,经过100年,到1850年猛增到2750万人,增加近3倍。
产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的杜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的人数和经济势力不断增长,他们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巨在1831年议会改革后,在议会中也占据了大多数席位,取得了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统治权。同时,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到19世纪20 年代,英国工业和运输业中的工人已达200万人。机器的使用,一方面使大量工人失业,另一方面又使大量妇女和儿童加入到工人队伍。1839年英国的42万工厂工人中,妇女有24.2万人,18岁以下的童工有19.3万人。伴随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和廉价女工、童工的使用,工人工资不断下降,生活日益贫困。
产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英国的经济面貌和国家地位。英国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1770—1840 年的70 年间,英国工人每工作日单位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0 倍,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1840年,英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45%,而法国占12%,美国占11%。英国不仅是当时最富有的国家,而巨成为商品供应国和原料进口国。1801—1850年间,英国出口额增加了6倍,占据了世界贸易总额的20%。80%的英国棉织品销售到国外,而所消费的棉花全部依赖进口。英国不仅是世界各国工业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而巨也是工业生产资料的主要供应者。19世纪上半叶,煤、铁、机器的输出不断增加。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确立后,在对外经济政策上逐步从关税保护政策过渡到了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一方面使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得以在世界传播,另一方面也为英国进一步的大规模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