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帕累托最优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命名的。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任何人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举例说明
刘女士手里有两块饼干,一块是巧克力的,一块是奶油夹心的。她的两个儿子,小强和小坤都吵着想吃。刘女士就很随意地把巧克力饼干给了小强,把奶油夹心饼干给了小坤。可是,两个孩子拿到饼干后都皱起了眉头,因为他们拿到的饼干都是自己不喜欢的口味,而自己喜欢的却在对方的手里。这时刘女士就说:“那你们两个交换一下不就好了吗!”
这件看似很平常的事,就包含着有关如何配置资源的经济学知识,即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就是一颗光彩夺目的宝石。它包含着公平公正的道德诉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以及对优劣进行评价的标准。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及别人,最终实现社会的充分富裕。需要指出的是,帕累托最优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确实令人神往,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比较难以达到。
学习启示
如果将帕累托最优看成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帕累托改进就是到达这个“理想王国”的路径与方式。这两者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之一,并且存在和作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下面这个案例:
王洁和刘宁是同住一个寝室的大学同学,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每天早晨,她们两人都先到校门口买早饭,再到水房接一壶热水。由于早上买早饭的人很多,她们总要排半天队才能买到;买完两人再一同去打水,而打水的人通常也都是买完早饭顺路来的,人非常多,这样又要排半天队。这样一来一往王洁和刘宁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常常上课迟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她们想了个办法,就是分头行动:王洁每天负责打饭,刘宁每天负责打水,然后在寝室会和。这样一来,两人节省了很多时间,她们上课再也没迟到过。
如今,帕累托最优已经成了经济学上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它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让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而帕累托改进,则是指一种变化,它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与方法。通常来讲,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时候,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交换最优。即便再交易,个人也无法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个时候,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是一样的,而且两个消费者同时获得最大化效用。
第二,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这个时候,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一样的,而且两个消费者同时获得最大化的产量。
第三,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要反映消费者的偏好。这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和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一样。
假如一个经济体不是帕累托最优,那么,就存在某些人可以在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自己的境况变好的情形。人们普遍认为,这样低效的产出的情况是需要避免的,所以,帕累托最优是评价一个经济体与政治方针至关紧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