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顺:百年诚信东来顺,一品清真冠京城

2019-12-1707:26:13东来顺:百年诚信东来顺,一品清真冠京城已关闭评论

东来顺名字缘起

一提起涮羊肉,居住在北京的人们就非常自然地想到东来顺。每到秋冬季节,东来顺门前车水马龙,排队“拿号”的人站成一条长龙,一片繁忙的景象。

东来顺饭庄是北京饮食业老字号中享有盛誉的一个历史名店。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东来顺的发展与历史演变,大可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半个世纪里,东来顺的创业史、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北京近代民族饮食业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东来顺的创始人叫丁德山,字子清,河北沧州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回民。 全家住在东直门外二里庄的破寒窑里。 丁德山和两个弟弟靠专门给城里各煤场送黄土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那个时候,冬季没有煤气、暖气这些先进设施,取暖烧饭全靠煤球做燃料,而煤球离不开黏合剂一一黄土。

丁德山每日从城外拉黄土往城里送,途中经常路过老东安市场。东安市场以前曾是皇宫的马场。 清朝时,皇帝上朝,文武百官都要由午门进殿,但朝中有规定不能骑马、坐轿进宫。 于是,朝廷就专门在东华门那儿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放了一块下马石。 这老东安市场是专为武官下马后存马的地方。 后来慢慢地变成了交易市场,车来人往,非常热闹。1903年,丁德山看准了东安市场北门这块风水宝地,在这里搭了一个棚子,用干苦力攒下的积蓄摆起了一个专卖玉米面贴饼子、,小米粥的小摊,专门招待车夫、 马夫。 这样,他迈出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

由于生意日渐兴隆,1906年挂上了“东来顺粥摊” 的招牌。 东安市场在东华门外,属内城的东城; 丁德山住在东直门外二里庄,这一连串的“东”,搭上“旭日东升” “紫气东来” 的大吉大利,这块招牌便成为“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

回民素来以洁净、慎食为本,丁德山出身贫寒,摆摊创业凭力气挣钱,又善于诚信经营,小饭摊生意越做越大。 于是丁德山扩大规模,还特地请了一个抻面师傅招揽顾客。 当时,东安市场由一个叫魏延的太监主管,他特别爱吃粥摊的抻面,经常光顾丁德山的粥摊。 每次魏延来,这丁德山也格外的殷勤,非常周到地招待、奉承,博得了老太监的欢心。魏延一看这丁德山,不但人机灵,还特有眼力见儿,一来二去的熟了,就认丁德山当了自己的干儿子。1912年,一把火把东安市场烧为灰烬,东来顺粥棚也未能幸免。 丁德山苦心经营的“东来顺”招牌,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但这场劫难并未使丁德山灰心丧气。之后,由魏太监出面张罗,拿出了若干银两,帮助丁德山又在原铺棚地址重建了三间瓦房。1914年,店铺重新开张,丁德山将店名更为“东来顺羊肉馆”。重开张的东来顺,以经营爆,烤羊肉为主,后来又把“涮羊肉”引进了店堂。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