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南味北卖自繁荣

2019-12-1707:25:34稻香村:南味北卖自繁荣已关闭评论

稻香村名考

“中药同仁堂,糕饼稻香村” ,提起稻香村,北京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与同仁堂齐名的老字号。 每逢元宵、端午和中秋,来稻香村买元宵,粽子和月饼的人就排起了长龙,这是北京节日的一景。

身处北方的稻香村主营南味食品,却能在京城百年不老,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缘由呢?

在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李纨的住所“倏尔青山斜,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 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雅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棒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原本这个住所叫“否花村。而在一次诗会上,宝玉却说:“'杏花'二字俗陋不堪,何不用“稻香村”?大家都觉得不错,于是“杏花村”改名为“稻香村"。

“稻香村”这个字号在清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字号,多用在仗品店上。由于《红楼梦》中曾出现过此名称,许多人说“稻香村"出目《红楼梦》。“稻香”二字用在食品糕点上实在是妙。 食品是用田间的粮食做成的, “稻香” 二字顿时让食品形色味兼具。

而有关“稻香村”这个字号的来源则还有一种说法,颇具神话色彩。

相传,在几百年前,江浙一带有一家卖熟食的小店,生意惨淡,老板整日愁眉苦脸,这天他做出了一个决定,生意如果再无起色,他就关掉店铺,再寻出路.就在他下决定的这天晚上,店里来了一个讨饭的人,他是个瘸子,衣着破烂,一身臭气。 “老板,你行行好,我好几天都没吃过东西了,赏我点东西吃吧!”讨饭的瘸子伸着手,一副可怜的眼神。

或许这个瘸子是交到了好运,遇到了一个心善之人,若是他去别的店铺,老板定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其赶出去。 而这位善良的老板,叹一口气说: “哎,店里空的座位多的是,你坐下吧。 我给你端肉吃去,反正都这个时辰了,应该不会有人来买了。 ”讨饭的瘸子听到有肉吃,千恩万谢地说了一堆什么“恭喜发财” “财源滚滚” “好人好报”的吉利话。 老板苦笑一声:“希望你的话能应验吧!”

讨饭的瘸子一口气吃了三大碗肉,吃完之后抹抹嘴对老板说: “我说老板,我瘸子虽是个讨饭之人,但曾经山珍海味也吃过一些,你这肉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这时候店小二忍不住了:“哎,你这个死要饭的,给你肉吃就不错了,你还挑三拣四的,你会不会说话啊。”

“哎,算了,你也别说他了,肉的味道确实不好,要不店里怎么会没有客人呢。这天色也不早了,你安排这个要饭的在这里住一晚上吧。”老板对店小二交代完之后,便叹着气歇息去了。 店小二在厨房的灶台旁给讨饭的瘸子收拾一个容身之地,铺上了稻草,让他凑和睡一晚上。瘸子感激地说: “这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谢谢小哥你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瘸子已经不辞而别。 厨师拿他睡过的稻草烧火煮肉,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那天煮出的肉非常鲜嫩,香味扑鼻,香味传遍了相邻的几条街巷。 聪明的老板借此大肆宣扬,对外称昨夜进店乞讨的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下凡,还将店名改为 “稻香村”。 从此之后,他的生意逐渐兴旺,面当时没有甲请专利这一说,于是“稻香村”这个字号争相被人使用。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