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商帮的经商特色

2019-12-1619:57:14江右商帮的经商特色已关闭评论

在商品经营中讲究信用与讲究团结互助是江右商帮的商人共同遵循的经商之道。

讲究信用是古代商人通行的信条。江右商人在经商中是十分讲求信用的。 江右商帮有着严格的关于信用方面的规定,若是哪位商人做了一些不讲信用的事情,就会受到商帮的惩罚。 如果有人举报哪家商号不讲信用,一经调查属实的话,商帮会采取措施,小则责其改正,大则孤立和惩罚他。 江右商人,明清以来一直是讲信用的典范,因为江西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江右商帮也是一个有影响的商帮。 讲求信用也是江右商人远居外地做生意立足的根本,如不讲信用,则难以立足。

利马窦在他的《杂记》中多次提到江右商人讲信用的情况。 江右临川的张世远、张世达兄弟是两名讲求信用的商人。 在一次去往汉口卖纸的生意中,张世达因为那名顾客是老主顾,就没有当场查验所收到的欠款。 待他回家与张世远核账时,发现那位客商竟然多给了 100两银子。但是,这100两银子并没有使张家兄弟丧失信用,他们认为如果不归还这笔钱就是拿了不义之财。 于是,在下一次的买卖中,他们主动把这笔钱退还给了客商。

江右商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以讲究团结而出名。 因为江右商人大多是小客商,没有强大的势力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壮大商帮的实力,才能够使每一位商人受益。 在个体商贩的临时性结合体中,商贩们各有自己的资金、货物,在经营上是完全独立的,如果同伴中有人亏损或发生意外,则众人共同扶持。 《瑞州府志》记载,高安人梁懋竹与两个朋友乘坐一条船押运货物。 当货船行驶到洞庭湖时,由于天色已晚就停泊在了那里。

但是,他们没想到会遭到强盗的侵袭。有好几名身强体壮的强盗拿着大刀登上了船,以性命相要挟来索取钱财。无奈之下,梁懋竹将自己的钱财全给了他们。 强盗又逼那两个朋友出钱,梁懋竹挺身而出,为了保护他们,就对强盗说他们是自己的兄弟,身上没有钱。 于是,强盗就只好离开了。 虽然梁懋竹所有的钱财都被强盗抢走了,可是却保护了两个朋友的财产。他与那两个朋友虽然有一定的友谊,但却是独立的个体商贩。 当灾难来临时,他们相互包涵,尽量减少损失。 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

江右商帮还形成了一些合资贸易的商人小团体。 这些小团体的特点是合资商人共同经营,双方或数方相互承担经济上和道义上的责任,按照资金的多少分担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这与我们今天的股份公司很类似。 江右商人的合资商号非常重视伦理责任,如有合资的一方生病、去世,另一方则会自愿承担无限的责任。南昌黄庆仁栈药店,是一个老字号合资店,一方老板去世后,其幼儿无法经营,整个药店由另一方经营,直至该幼儿长大成人,店务又共同经营,此事一直在南昌传为佳话。

在一些较为垄断的商品贸易中,江右商人的小团体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一个或几个以同乡或同宗为纽带的地域性商人集团垄断某一地区一定行业的商品市场或原料市场。清中期,樟树中药行业有店号数百家,其著名者如大源行、金义生行等,并在外地设有分号。 清后期,樟树在外地的药号大体按区域分为“西北号”和“广浙号”,西北号专营川、陕、冀、豫等地所产的药材,广浙号专营两广、闽浙等沿海省份的药材。这种分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避免樟树药商的内部争夺,带有一定的垄断性。

江右商人绝大多数是因家境所迫而负贩经商的,因此小本经营、借贷起家成为他们的特点。“然新安多富,而江右多贫者,其地瘠也。 新安人近雅而稍轻薄,江右人近俗而多意气”,可以充分反映出江右商人在发家之初的状态。 有一句话能形象地体现他们的经营智慧,就是“与其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如将鸡蛋分散放人不同的篮子里”。

小本经营在最初是十分符合江右商人的现实情况的。这也造成了他们赚取利润之后的资金流向与其他商帮不同。 他们在赚取利润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扩大经营资本,而是偿还欠款。 由于小本经营,虽然很容易使江右商人在全国范围内崛起,但是,这也决定了江右商人不可能做大做强。

鸦片战争后,国内民族资本开始生长。 江右商帮既没有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又没有较大的民族企业。 他们长时期的个体、小本经营已经不能适应全国经济模式的转变,也导致了这一商帮的灭亡。

江右商帮的另外一个明显的经营特色就是依托土特产经营,这种特点也使得江右商帮具有资本分散、小商小贾众多的特点。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物产丰富,有瓷器、茶叶、纸张、夏布、大米、药材、木竹、烟草、蓝靛、煤炭、钨砂等,为江右商帮对外输出经营的主要产品。 据统计,江西每年外输粮食达500万石、茶叶500万斤、夏布230万匹、售纸50万两,均居全国之首。

宋末元初,景德镇瓷业迅猛发展,青花瓷烧造的成功使江西在全国瓷业输出中独占鳌头。 而进贤毛笔、烟花,广昌白莲,南丰蜜橘,临川西瓜,铅山造纸,宜黄夏布等特产均驰名海内外,并为江右商帮带来巨额利润。

江右商帮大多以贩卖本地土特产为起点,所谓“以小买卖而致大开张”。如宋代的抚州布商陈泰,生意做得很大,他在各地雇用了中间人,协助将资金预先贷给金溪、崇仁、乐安以及吉安等地种麻、织布的农民,而后再收购他们的布匹产品。 抚州木材资源十分丰富,商人们就将木材分别从赣江、抚河顺水而下,然后出湖口,入长江,远销到南京、扬州、常州及武汉等地。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